|
|
罗山东面农业振兴:小农户“链”接大市场
作为山东省区域农业公共品牌的核心平台,“齐鲁农超”自2023年上线以来,以全域化资源整合为抓手,助力山东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尤其在罗山东面的地区板块,平台通过创新模式推动农特产品走向全国,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一、全域整合:破解产销壁垒 “齐鲁农超”打破县域界限,覆盖山东16市100余区县,聚合近5600家农企,形成“一平台链全省”的格局。通过“大篷车溯源行”项目,深入沂源县等罗山东麓产区,直接对接小农户,将蒙阴蜜桃、安丘蜜桃、沾化冬枣等特色产品从田间送至全国市场357。(案例:沂源县果农李德胜表示,以前桃子仅靠本地商贩低价收购,如今通过平台直销,价格提升30%以上,销路扩展至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二、品牌升级:塑造“山东好品”集群形象 平台以“桃桃季”等线上主题活动为载体,结合产区直播、爆品推荐等营销手段,打造“山东桃”“齐鲁冬枣”等区域公共品牌。2025年推出的“安丘农耕”生态农产品展销会,更在北京新发地等地“圈粉”消费者,推动山东农产品成为全国餐桌新宠。 三、科技赋能:打通产销全链条 “齐鲁农超”依托小程序、电商渠道及高端社区直供网络,实现从种植到消费端的数字化溯源。例如,上海市民李女士通过小程序购买安丘蜜桃,可实时查看原产地信息,确保产品品质。此外,平台还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优化种植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社会效益:助推乡村振兴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学军指出,平台的资源整合模式解决了小农户“散、弱、难”问题,将分散产能转化为集群优势,带动农民增收超20%,助力40余个乡村实现产业升级。
罗山东面的未来规划,“齐鲁农超”计划在2026年前完成全省所有区县覆盖,并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山东好品”走向日韩、东南亚等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