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男性最容易忽视的一种癌,罕见但死亡率高男性乳房:被遗忘的癌症“战场”
“什么?乳腺癌,可他是男的啊!” 在大众认知里,乳腺癌是女性专属,男性没有乳房就不可能得病。实际上,性别并不是乳腺癌的“免病金牌”,男性也有乳腺组织,同样面临乳腺癌的威胁。 更可怕的是,由于认知盲区等种种原因,男性乳腺癌往往发现即晚期,五年生存率更低。 1%的乳腺癌患者是男性 乳腺癌一直是稳居癌症榜单前列,每年新发病例数量亦十分惊人。根据国外流行病学数据,男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以美国为例,一年约有2500名男性被确诊,有500人死于乳腺癌。 所以,男性朋友们也要给与乳腺更多关注,别再让它成为癌症突袭的“战场”。 男性乳腺癌的背后“凶手” 研究发现,男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和以下因素关系密切: ①基因突然“乱码”。BRCA(包括BRCA1和BRCA2)突变是男性乳腺癌最明确的风险因素之一。 ②家族史。一级亲属(母亲、姐妹等)有乳腺癌病史,患病风险增加2-3倍。 ③激素失衡:男性体内雌激素与雄激素失衡,乳腺细胞易异常增殖。另外,肥胖、肝硬化、睾丸疾病等也可能诱发激素紊乱。 ④外在环境“作乱”,包括:辐射过量(如有胸部放疗史);化学污染(接触甲醛、苯乙烯等化学物质);长期高温环境(直接影响睾丸功能)。 出现这些“信号”,小心! 和女性相比,男性乳房结构简单,一旦有异动,其实更容易识别,男性也应养成定期“自检”的好习惯,尤其要高度警惕下列情况: ①乳房的“不速之客”:硬肿块。80%患者首发症状为乳头或乳晕附近的硬肿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不易推动,多数无疼痛。 ②乳头有异样:如凹陷、血性或浆液性溢液,这往往是肿瘤侵犯导管的表现。 ③皮肤变丑或淋巴“藏雷”:乳房皮肤可能红肿、出现“橘皮样”褶皱;腋窝可摸到质地硬、活动差的肿大淋巴结。 预防乳腺癌,需要做什么? 女性乳腺癌最有效的防治手段是早筛、早诊、早治,男性亦不例外。 普通男性应在40岁后每月“自检”,即触摸乳房及腋窝。一旦发现肿块、溢液等高危“信号”便应及时就医)。 而上文提到的高危人群最好在35岁起注意预防,除定期自检外,最好每年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而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未雨绸缪,规避风险,具体应做到: ①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引发激素紊乱。 ②避免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有肝病、睾丸疾病及时治疗。 男性朋友们,乳腺癌罕见≠免疫,千万别让“爷们包袱”遮住您的健康慧眼。从现在起,改变认知,定期自检,别再让乳房成为癌症隐形“战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医学中心 邓玉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