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眼针疗法:从“观眼识证”到“针到病除” ——专访苏州一〇〇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郭茂楠
2025-08-06 17:53:35 来源: 浏览:20

郭茂楠,苏州一〇〇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中医师,民革党员,硕士研究生,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苏州一〇〇医院工作站负责人;辽宁彭氏眼针第三代传承人;苏州市安宁疗护首批专家库成员。擅长综合运用针灸、中药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面瘫、眩晕、头痛、失眠帕金森、重症肌无力、老年性疾病等。近日,我们走进苏州一〇〇医院,专访副主任中医师郭茂楠。

访问者:郭主任您好!最近不少市民对苏州一〇〇医院“眼针疗法”很感兴趣,您作为辽宁彭氏眼针第三代传承人、医院眼针疗法工作室负责人,能否先给我们通俗讲讲,什么是眼针疗法?

郭茂楠:您好!眼针疗法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首创的一种微针疗法,核心是“观眼识证”与“眼针技术”相结合。简单说,就是通过观察眼球结膜上血管的形态、颜色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部位——比如血管鲜红可能是新病、实证,紫黑可能是重症、热证;再根据判断结果,针刺眼周特定的“八区十三穴”,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

它的理论基础源于《证治准绳》所载华佗论述:“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于脑,下连脏腑,通畅气血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验内之赃腑受病也…”。经过长期临床观察眼白睛脉络形态颜色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发现了两者之间的规律。并深入研究五轮八廓学说——“八廓应乎八卦,脉络经纬于脑,贯通脏腑,以达血气往来以滋于目。”进一步发展了八廓学说,把眼周划分为8个经区,对应肺、肝、肾等脏腑及上中下三焦,比如一区对应肺和大肠,四区对应肝和胆。将八廓学说八方配位由眼内延伸至眼眶上,由单纯“观眼识证”发展到在眼眶上针刺治疗疾病的眼针疗法。核心思想是“眼针八区十三穴之络脑通脏腑”。通过精准取穴实现“针通脏腑”。

访问者:相比传统针灸,眼针疗法有哪些鲜明特色?

郭茂楠:最大的特色是“简、便、廉、验”。具体说,一是用针小,我们用的是32号5分长的不锈钢针,比普通针灸针细很多;二是取穴少,通常每次只取2-4个眼区穴,不像传统针灸可能需要十几甚至几十个穴位;三是针刺浅,只在眼眶外沿皮下浅浅刺入,不用深达肌肉;四是手法轻,基本不用捻转、提插等强刺激手法,患者痛感很轻;五是操作简,整个过程几分钟就能完成;六是见效快,不少患者针刺后即刻有反应,比如中风患者肢体肌力可能当场改善。

还有个重要特色是“眼针运动疗法”,这是我们传承团队在彭老基础上的创新——在眼针留针期间,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比如肢体运动、平衡训练等),让针刺的“通经”作用与康复的“功能重塑”作用叠加,大大提高康复效率。尤其对中风患者,这种“针康同步”的效果非常显著。

访问者:您提到中风患者,眼针疗法在治疗哪些疾病上优势最突出?

郭茂楠:根据我们多年临床总结,眼针的优势病种主要有几类:一是中风病(脑梗塞、脑出血),从急性期到恢复期、后遗症期都能用,能改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二是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面瘫等,能缓解震颤、无力、肌肉僵硬;三是各种疼痛,如头痛、颈肩腰腿痛,起效很快;四是神志病,像卒中后抑郁、失眠,通过调节脏腑气血来改善情绪;还有功能性胃肠疾病,比如胃胀、腹泻,也有不错的效果。

比如帕金森患者,常表现为肢体震颤、步态慌张,眼针取肝区、下焦区,能疏肝柔筋、调节运动功能;失眠患者若属心肾不交,取心区、肾区,可交通心肾、安神助眠。

访问者:能不能结合具体案例,给我们讲讲眼针疗法的实际效果?

郭茂楠:近期我们收治过一位64岁的脑出血患者翁先生,发病5天,左侧肢体完全没劲,上肢肌力只有2级,下肢3级,连抬胳膊、抬腿都困难,还伴有头痛、睡眠差。头颅CT显示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出血量约30ml。

我们辨证后,眼针取了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双侧)——肝主疏泄、肾主藏精、上焦通脑、下焦主肢体,配合体针和中药。同时用“眼针运动疗法”,留针时让他做肢体主动和被动训练。没想到效果特别快,第3次针刺时,他自己说“左边胳膊腿突然就能动了”,一周后左侧肌力恢复到5级-,基本能自己走路了。这类中风患者,眼针能快速打通经络气血,为康复抢时间。

再讲个面瘫案例。55岁的李女士,洗完澡吹冷气后,第二天早上发现左侧口角漏水、眼睛闭不全,口角歪向右侧,还伴有左耳后痛、味觉减退。检查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属“风寒袭络”。

我们用了彭老的“面瘫十法”中的眼针疗法,取上焦区(面部属上焦)、肺区(肺主皮毛,驱风散寒),配合中药大秦艽汤。前3天她症状有点加重,这是面瘫的正常进展期,之后就逐渐好转,一个月恢复80%,一个半月彻底治愈,没留后遗症。眼针对面瘫的优势在于能快速激活面部经络,缩短恢复期。

还有位卒中后抑郁的患者,中风后总闷闷不乐、对什么都没兴趣,晚上睡不着。我们辨证他是“肝气郁结”,眼针取肝区、中焦区,配合心理疏导,两周后他情绪明显好转,愿意主动和家人交流了。眼针刺激轻,患者更容易接受,尤其适合对疼痛敏感的人群。

访问者:这些案例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作为彭氏眼针的传承人,您为什么选择把这项技术带到苏州?

郭茂楠:彭氏眼针是国家级学术流派。2024年6月,苏州一〇〇医院成为国家级彭氏眼针二级工作站,这是对我们的信任。苏州老龄化程度较高,中风、帕金森等老年病发病率不低,而眼针疗法对这类疾病的康复效果显著,能弥补传统治疗的一些短板。

我师从王鹏琴教授多年,系统学习了眼针技术,深知它的价值。苏州百姓对中医药接受度高,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工作站,让苏州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非遗特色疗法,用安全、优质的服务解决他们的病痛。目前我们工作室除了门诊,还和康复科协作,为住院患者提供眼针+康复的一体化治疗,反响很好。

访问者:未来在苏州推广眼针疗法,您有什么规划?

郭茂楠:首先是扩大服务范围,除了现有的优势病种,我们会探索眼针在更多疾病中的应用,比如眩晕、失眠等常见病。其次是培养人才,建立传承团队,让更多医生掌握这项技术。再者是科普,通过健康讲座、义诊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眼针,消除“扎眼睛附近会不会危险”的顾虑——其实眼针针刺的是眼眶外的皮下组织,避开了眼球和重要血管神经,安全性很高。

彭老说过,“针灸要求神似不求形同,辨证精、取穴准、手法明”。我们会坚守这个理念,让眼针疗法在苏州落地生根,真正惠及百姓。

从“望闻问切”到“观眼识证”,从“金针度人”到“眼针运动疗法”,郭茂楠和他的团队用一根根不足寸许的细针,把千年中医智慧刻进了现代康复医学的时间表里。正如彭静山先生所言:“轻针浅刺,四两拨千斤”,在苏州一〇〇医院这间不足40平米的工作室里,古老的眼针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陆春芳、朱熙君)

Tags:疗法 专访 苏州 医院 副主任 中医师 郭茂楠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标杆经销商 | 首年零客诉!盐城90..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