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茶和天下 曲韵共生 古琴茶道 各美其美 ——2025非遗雅集海外行在白俄罗斯成功举办
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联合主办,中传文创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茶和天下 曲韵共生”2025中国非遗雅集海外行于2025年6月28日,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主办方精心打造了“茶、香、琴、曲”四大非遗主题沉浸式展演空间,向海外观众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和而不同”的精神魅力。
开展当日,赵欣欣身着传统服饰,优雅地展示着泡茶技艺,一招一式间尽显东方女子的温婉与从容。赵欣欣老师做了《茶话千年》主题演讲,并进行了“慧欣行茶九式”的展演。此次两国间文化交流的茶礼选用了“伴云雅藏”的六大茶系列,活动现场宛如一座东方文化的奇幻殿堂,一踏入其中,浓郁的茶香便扑鼻而来。六大茶系的精美茶品整齐陈列,每一款茶都散发着独特的芬芳,诉说着各自的历史渊源。 在香道展示区,杨茂森老师则通过《香传天下》环节,介绍了中国四大名香的起源与功能,赵欣欣老师配合演讲做了香道演示。沉香、檀香等名贵香料在香炉中缓缓燃烧,袅袅青烟升腾而起,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嗅觉与视觉的盛宴。
在古琴展区,赵金阳老师不仅讲解了古琴的历史与制作技艺,特别介绍了古琴著作《斫琴法式》对当代斫琴和丝弦制作工艺的贡献。并用慧鹏式“太阿”琴分别演奏了《阳关三叠》《流水》等六首经典琴曲,悦耳的琴声回荡在展厅,观众沉浸在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旋律中,之后邀请外国友人现场体验古琴。琴学著作《听琴经》也在现场做了特别展示并由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收藏。
此次活动上展出了六床古琴及琴拓,分别是神农式“抱一”琴,慧鹏式“清泉”、“太阿”、“对月”、“凤鸣九霄”、“松壑云涛”琴。 “抱一”琴以紫檀为辅料,缀以和田玉徽,琴轸以黄杨木精制,通身素髹黑色天然漆,整体浑古大气,精致静穆。 “清泉”琴以紫檀为辅料,缀以和田玉徽,琴轸以黄杨木精制,龙池两侧铭刻“过雨看云起,随山听水流”,龙池上方有闵俊嵘“虢山桐舍”印,下方刻“天地正气”印。
“太阿”琴创作灵感源自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的“太阿”剑,此剑是东周时期越国欧冶子和吴国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而慧鹏式琴,又名剑式琴,化剑为琴,琴剑合一;时隔2000多年后由闵俊荣和朱慧鹏联手创作了“太阿”琴。 “对月”琴面桐底梓,缀以金徽,髹饰朱红漆,铭刻篆书“对月”,龙池下方刻“天地正气”印。此琴方首圆额,线条流畅,修短合度,略小而气足,润红而不艳,在端庄稳重中带有明显的精神风韵。 “凤鸣九霄”琴面桐底梓,缀以玉徽,木胎髹底漆后按照由粗至细的顺序施鹿角霜灰胎,打磨平整后素髹黑色天然漆,入荫房干燥,将漆面退光后揩漆出光,以达到温润如玉的质感与光泽。
“松壑云涛”琴以戗金技艺精雕九只仙鹤与流云纹饰,取法宋徽宗赵佶《瑞鹤图》。九鹤或振翅高翔、或盘旋、或俯瞰,神采生动、布势高远。流云缠绕于鹤间,金线婉转蜿蜒,虚实结合,营造出云动鹤翔、天地共鸣之境。戗金工艺以针刀于漆面雕刻,再贴箔入金,呈现金光内敛、光影流动之美。金线线条或粗或细,结合大漆底色的深沉,使画面在静中蕴动、在光中见意。 这些琴的髹漆工艺主要出自中国著名漆器修复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闵俊嵘之手,戗金技艺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阎贝创作,琴拓为马鹏举精拓。
中国驻白俄罗斯特命全权大使张汶川,白俄罗斯体育和旅游部旅游司司长沃罗诺维奇•伊琳娜•尼古拉耶夫娜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朱慧鹏为2025中国非遗雅集海外活动“茶和天下 曲韵共生”题字。活动期间,约400名嘉宾参与,包括白俄罗斯各文博机构负责人、主要高校代表、新闻媒体人士及文化艺术爱好者。
参观者兴奋地表示:“观看了这些精美的古琴和精彩的茶道表演,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我非常喜欢这次展览,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 此次“茶和天下 曲韵共生”2025中国非遗雅集海外行不仅为海外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绝佳平台,也为中国非遗传承人与海外文化爱好者搭建了交流的桥梁。通过这次展览,中国的非遗在海外大放异彩,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