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西吉州:一站集成优服务 多元共治促和谐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治理模式,通过资源整合、队伍融合、机制共建,构建起“一站集成、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推进平安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资源整合,打造“一站式”治理阵地。打破部门壁垒,推动资源下沉,让综治中心成为基层治理的“主阵地”。一是空间职能整合。投入200余万元,将街道综治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等多个机构合署办公,建成600平方米的“一站式”解纷平台,实现职能“集成化”管理。同时,借助数字技术,对辖区监控数据、人口信息等实现智慧管理,为精准治理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多方力量联动。统筹综治中心、公安、城管等多方力量,融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等多种方式,建立“警格+网格”交互机制。此外,引导“两新”群体参与义务巡查,发挥“红山嫂”“朱大妈”等品牌调解室作用,形成多元共治的强大合力。三是特色服务延伸。打造零工驿站警网综合平台和仓口社区“民族一家亲”少数民族流动服务站,拓展服务场景。其中,针对64名新疆籍同胞等少数民族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服务,实现了辖区的稳定治理。 深化网格化管理,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以网格为基本单元,整合各类力量,让服务群众更加精准高效。一是健全网格治理架构。划分41个基层网格,配备“三长”近1100名,编入570名在职党员,构建起“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的服务体系。今年以来,累计处理网格事件7309起,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各类问题。二是强化重点群体管控。对社区矫正、刑满释放、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群体,落实“一人一档一策”的帮扶措施,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动态化服务。目前,全街16名重点对象均在稳控范围内,有力维护了辖区的稳定。三是精准解决民生难题。加强两级干部平安建设业务培训,扎实开展“入户听诉”活动,坚持对低保、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六必访”。累计走访居民16400余户,成功解决仁山坪38号违章搭建拆除、馨悦家园地陷修复等民生问题215件,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 创新联动机制,塑造“多元化”治理品牌。围绕矛盾源、诉求源、风险源“三源”治理,建立健全联动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是完善三级统筹机制。实行扁平化作战,压实街道、社区、网格三级主体责任,建立“日常巡查-分级响应-协同处置”机制,落实“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党员干部下沉走访”制度,推动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高效化运转。二是创新三所联动模式。推行司法所、派出所和律师事务所“联动”机制,安排“1名司法行政(人民调解)人员+1名社区民警+1名法律工作者”进驻联合服务,建立闭环调处、会商落实等制度,强化联合执法、联动调处,实现服务效能“1+1+1>3”。 三是推行三方协同治理。针对小区“管理难”“物业费收缴难”等问题,创新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和网格长、单元长、楼栋长“三长会商”治理机制,通过圆桌议事、多方调解等方式“联访联议、联调联办”,累计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0余个。(供稿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办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