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源四清”织密红色网格 ——文山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共治密码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三源四清”网格工作法,通过源头治理、网格精治、推动矛盾纠纷早化解、群众诉求快响应,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三源共治筑防线,矛盾化解在萌芽。聚焦矛盾源、诉求源、风险源“三源”治理,构建多元协同的源头化解体系。建强一站式平台聚合力。整合街道综治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等资源,建成600平方米“一站式”解纷平台,同步做实“基层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社区警务室”基层阵地,实现从“各自为战”到“统筹联动”的转变。打造“红山嫂”调解工作队、朱大妈调解室等品牌阵地,凝聚社区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骨干力量,形成“一社区一品牌”调解格局。深化三所联动提效能。推行“司法行政人员+社区民警+法律工作者”联合服务模式,发挥熟悉社情、执法威慑、专业解读优势,建立闭环调处、会商落实制度。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有机融合,实现治理效能“1+1+1>3”,成功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等纠纷113件,调解成功率达90.4%。创新三方协同解难题。针对小区“管理难、物业费收缴难”,建立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机制,每月召开联席会议,推动“民情联访、事项联议、实事联办、矛盾联调”。累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70余个,破解仁山坪38号违章搭建拆除、馨悦家园地陷修复等民生难题。 四清落地强网格,服务群众零距离。紧扣“人清、地清、物清、事清”目标,以网格化管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优化网格体系明底数。划分41个基层网格、341个微网格,配备楼栋长、单元长等“三长”近1100名,编入570名在职党员,构建“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服务体系。今年以来累计处理网格事件7309起,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事在格了”。闭环机制高效办诉求。推行“一查二问三记四办五访”五步工作法,建立“政策咨询当场答、小微诉求即时解、复杂问题协同办”三级处置机制。仁山坪路居民反映路灯损坏后,网格员当日联系维修、次日恢复照明,“电话回访+实地核验”双反馈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入户听诉精准解民忧。明确低保、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六必访”,开展“平安夜访”400余次,累计走访居民16400余户。收集飞线充电、加装电梯等诉求20条,120余名在职党员通过“双报到双服务”解决“微心愿”65件,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 党建引领聚动能,治理效能再提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队伍建设、机制创新、服务延伸夯实治理根基。建强红色队伍固根基。组建“吉先锋”党员突击队,培育44名“法律明白人”骨干和300余名志愿者,打造“红网格微治理”模式。属地派出所所长兼任街道党工委委员,公安干警进入社区“两委”,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健全联动机制提质效。建立定期会商研判、班子成员接访等制度,每月召开平安议事协调会,对社区矫正、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群体落实“一人一档一策”,16名重点对象均稳控到位,实现重点信访积案、重大安全事故“三零”目标。拓展服务场景暖民心。依托“就业之家”提供岗位2780个,帮助390人实现就业,获批“全国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培育站点”。通过“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体系,破解棚改征迁、“九小”场所安全隐患等难点问题,让治理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供稿人: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 严小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