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参数的退位,科龙空调如何将“参数竞赛”转化为“体验认同”
一、消费决策的“参数祛魅”与体验觉醒 当空调市场步入存量更新阶段(艾瑞数据显示62%用户为主动升级需求),传统选购逻辑正发生结构性崩塌。曾几何时,匹数、能效比、噪音分贝值构成的参数表是消费者决策的唯一标尺——1.5匹对应15平米空间、APF4.2即为一级能效的固有认知,主导市场数十年。但技术同质化浪潮下,头部品牌的核心参数差距已缩小至5%以内,参数比拼陷入“数字内卷”。 消费端的觉醒尤为显著。《2025空调行业趋势白皮书》显示,决策因子权重变化极具代表性:节能效果(31.2%)与健康功能(28.7%)占据核心地位,而价格敏感度仅占8.6%。社交媒体热议正是空调需求升级的佐证,节能、舒适、制冷效果、外观设计、健康等议题跻身2025年空调社媒热议TOP10。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知晓参数”,更渴望“感知价值”——风如何避开熟睡的婴儿、电费单上的数字如何减少、室内空气是否真正洁净——这些具象化体验已成为决策核心。
二、科龙空调的参数“翻译术”与场景落地 面对消费需求变革,科龙空调通过三重路径实现参数的“可感知化”,将技术指标转化为生活场景中的真实体验:
1.功能参数的场景转译 在科龙空调的产品逻辑中,每一项参数都对应着具体的生活痛点。以其新品静省电Ultra套系为例,APF值高达6.2的抽象数据,被转化为“深睡8小时,不到1元钱”的民生账本;15分贝的噪音参数,则通过“给深睡按下轻音键”“超级轻音舱”的场景描述深入人心。风感方面,1050m³/h循环风量、4向灵动送风更被具象为“柔风微微凉,15秒到达高温战场”的即时体验。这种转译让冰冷数据成为可触摸的生活品质。
2.健康科技的情感赋能 针对55%用户关注的除菌需求,科龙空调将小耳朵新风款LF的“6重无尘外净化+4重抗菌内净化”技术转化为“家庭空气健康管家”的角色。而烘房除醛功能则解决了新装修家庭的晾房痛点,让技术成为情感安心的载体。正如武汉“清凉站台”公益活动所传递的——科龙让AI高效节能技术,成为户外工作者“15秒凉爽救暑”的实在关怀,实现技术与情感的同频。
3.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的突破 科龙空调开始尝试跳出传统的“客厅、卧室空调”的简单分类,转而围绕特定用户、特定生活场景、特定空间功能和情感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比如小耳朵新风款LF的30m³/h新风量,通过“微正压黑科技”“告别空调房闷感”的体验描述,直击母婴群体对呼吸质量的焦虑。让空调不再只是调节温度的工具,而是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伙伴。
三、科龙空调构建从产品销售到体验生态 科龙空调的转型并非单点创新,而是构建了“技术-场景-服务”的体验生态,完成从“技术推销者”向“用户需求解决者”的蜕变。 技术端:将AI技术落向用户最真切的需求处,以AI算法为内核,将卓越能效转化为“8小时不到1元钱”的看得见收益,让科技真正落地为生活成本的降低。 场景端:覆盖睡眠休憩(静音需求)、母婴护理(新风除菌)、城市公益(清凉站台)等多元场景,实现从“温控设备”到“空气管理中枢”的升级; 服务端:品牌+平台双保障体系,将服务转化为决策信心的重要支撑。
四、科龙空调用“可感知的体验”重新定义竞争维度 科龙空调的战略转变折射出空调行业的三大趋势:其一,参数价值需通过场景锚定;其二,情感共鸣成为品牌差异化关键;其三,服务闭环是体验落地的保障。当行业陷入参数同质化困局,科龙空调用“可感知的体验”重新定义竞争维度。真正的技术领先,不在于参数的华丽,而在于让用户在生活场景中切实感受到科技的温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