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点数智引爆“硬折扣”的效率革命
2025年的夏天,硬折扣赛道格外热闹。 8月29日,盒马旗下社区超市盒马NB正式更名为“超盒算NB”,并在10个城市同时开出17家新店。同日,美团自营的“快乐猴”店亮相杭州。仅一天之后,京东折扣超市便以4店齐开的阵势,高调落户创始人刘强东的家乡宿迁。 传统零售势力也快速响应。“物美超值”在北京六店齐开,中百集团旗下51家超市整体转型为硬折扣模式,德国折扣巨头奥乐齐也在加速扩张。 互联网巨头与传统零售势力的集体押注,显然并非为了打一场单纯的价格战,而是一场围绕供应链、运营模式与数智化能力展开的效率较量。一枚鸡蛋的定价、一盒牛奶的流转背后,是中国零售业从“流量战争”转向“效率战争”的分水岭,而以多点数智(02586.hk)为代表的零售科技服务商,正成为这场效率革命的关键推手。 将极简主义做到极致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但仅8%的渗透率与德国(42%)、日本(31%)相比仍有巨大差距,这一“水位差”预示着澎湃的增长潜力。贝恩公司预测,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有望在2028年前提前触及万亿大关。 这种潜力,正源于硬折扣模式的底层逻辑:与依靠尾货、临期商品实现低价的“软折扣”不同,硬折扣遵循“少即是多”的极简哲学,通过系统性的效率提升,把价格“打下来”。 以“物美超值”为例,门店装修非常简洁,很多商品直接在进货的纸箱里售卖,省去了货架和精致陈列的成本。店里没有专职促销员,结账主要靠多点自助收银机,降低人力开支。商品价格更是让人心动:12瓶550毫升瓶装水只卖5.5元,30枚无抗鲜鸡蛋13.9元。 那么,硬折扣这套“优质低价”的增长公式究竟是如何运转的?其核心在于三大环环相扣的变量。 第一个变量,是精简商品种类(SKU)。传统商超的SKU动辄上万,而硬折扣坚持“宽类窄品”的原则,覆盖主要消费品类,但每个品类只保留少量高频SKU,整体SKU压缩至1000–2000个左右。对顾客而言,“有限的选择”降低了决策疲劳;对零售商而言,SKU的减少放大了单品采购量,赋予其与供应商更强的话语权,从而凭借“以量换价”将采购成本系统性降低20%–30%。 这一变量确定后,公式进入下一步:源头直采。硬折扣将那条从工厂到门店,历经层层批发商、转运仓的漫长链路,极限压缩为“工厂-总仓-门店”的点对点直线。这并非简单的流程优化,而是对成本的釜底抽薪。据行业估算,快消品每多一次无效转运,综合成本便上涨约5%。压缩掉中间2-3个环节,从根本上剔除了层层加价的“水分”。 将源头直采的逻辑推演至极致,便催生了硬折扣最具威力的“自有品牌”。它不仅跳过了流通的中间商,更跳过了“品牌”这个最大的中间商。通过与源头工厂直接合作、定制生产,企业能彻底剔除品牌溢价和高昂的营销成本。当物美超值的自有品牌占比均超过60%,奥乐齐更是高达90%时,它们便不再仅仅是渠道商,更成为了产品定义者。这些由知名厂商代工的“白牌”商品,成为消费者心中“质价比”的象征。 硬折扣背后的技术引擎 如果说精简SKU、源头直采、自有品牌是硬折扣的“术”,那么数智化能力就是背后隐遁无形、统御全局的“道”。 要理解这套“道”,不妨从“物美超值”背后的技术引擎——多点的AI零售核心解决方案入手,拆解其如何为硬折扣的精益化运营提供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链路支撑。 首先,在决策层,它将零售从“经验主义”带入了“数据科学”的时代。硬折扣的“精选”模式,要求企业具备超越传统买手经验的全局洞察力。多点的AI零售核心解决方案通过AI算法解析海量消费数据,精准预测高频刚需品,帮助企业从上万种商品中做出最优选品决策。同时,其AI动态定价模型能够根据库存、历史销量和市场需求实时调价,加速商品周转的同时,最大化单品利润。 其次,在协同层,它构建了透明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传统供应链的核心痛点在于采购、仓储、物流等环节的信息割裂,而多点的WMS(仓储管理系统)与TMS(物流管理系统)则实现了从仓库收货、分拣到终端配送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系统不仅动态优化配送路线,确保商品以最低成本、高效率流转,还基于实时销售数据自动预测需求并生成补货指令,将补货从“人工判断”升级为“算法驱动”,精准减少缺货和库存积压。 再者,在执行层,它赋能了极度精简的门店运营。硬折扣的极致成本控制,要求门店运营高度自动化。多点的AI零售核心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智能硬件与软件,赋能门店的精细化管理。从自助收银系统、智能电子秤到电子价签(ESL),不仅大幅减少了结账、称重、换价签等环节的人力需求,更将员工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聚焦于更高价值的库存管理与客户服务。 归根结底,正是这种从决策、到协同、再到执行的全链路数字化能力,才让硬折扣“极致效率”的理想得以照进现实。它将通过效率提升节省下的每一分成本,真实地反映在货架上那极具吸引力的价格标签上,构成了硬折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最深、最坚固的护城河。 硬折扣的终局,本质上是一场效率革命。它以更高的经营效率和流通效率,回应消费者对商品最基础、最真实的需求。正如德国经济学家、前奥乐齐北方公司董事总经理迪特尔·布兰德斯引用卡夫卡所言:“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寻找隐藏着的奥秘上,或许原来本没有什么奥秘。”零售的本质,始终未变。 当高周转、低成本成为零售的标配,当极致效率成为行业的新基石,“折扣”二字的特殊意义也将逐渐消解。未来零售的赢家,只会是那些真正打通实体供应链与数智化能力的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