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止是阅读角落,竹居如何成为亚朵的人文坐标?
近日,亚朵竹居迎来了第15期“领读计划”,主题为“跟着苏轼去旅行”。复旦大学朱刚教授与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以对谈形式,解读这位北宋诗人的人格魅力、人生转折与旅行创作,并结合当下语境探讨苏轼的生命智慧。与此同时,全国200余座城市的1700余家竹居同步上架“苏轼主题书单”,包括《苏轼十讲》《赵宋:如是我见》等佳作,供住客和社区居民24小时免费借阅。
活动一经推出便获得热烈反响。有人留言:“在竹居读苏轼,仿佛与他同行江山风月。” 也有人感慨:“透过书本,更懂得苏轼逆境中的豁达。” 由此可见,竹居不只是一个书架,更是一处触发精神共鸣的场所。 竹居的三重价值 第一层,是直观的差异化体验。竹居向所有住客开放免费借阅,部分书籍甚至可以直接带走。对经常出差的商务客而言,竹居提供了比手机屏幕更沉静的陪伴;对年轻旅行者而言,它是一种温度、一份惊喜。 第二层,是场景化的社会效能。竹居的存在,使酒店变成了一个有“公共属性”的空间。有城市居民评价:“哪怕不住宿,我也会来竹居坐坐。”在信息过载的时代,竹居像是一处“精神补给站”,不仅吸引酒店用户,也吸引城市社区群体,成为新的流量入口。 第三层,是品牌心智的长期塑造。在行业评论区里,有用户这样形容:“每次想起亚朵,脑海里总会浮现竹居。” 这种记忆点并非凭空生成,而是源于亚朵多年来持续的文化投入。从“领读计划”到“不打烊的书房”,竹居把亚朵的品牌气质从“住宿”拓展到了“生活方式”。 竹居的意义:酒店不止是酒店 行业同质化背景下,大部分酒店都在拼价格、拼装修,唯独亚朵选择在人文维度做加法。竹居的存在,让用户在旅途中获得精神滋养,也让亚朵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短期看,这是差异化的服务设计;从长期看,这是品牌资产的积累。竹居不仅是酒店的“读书空间”,更是亚朵作为“生活方式品牌集团”的人文坐标。 可以说,亚朵留下一间不打烊的书房,不是为了噱头,而是为了在快节奏时代,让人与阅读的关系得以重新连接。而这种连接,最终会成为亚朵最坚实的品牌壁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