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靖西市达腊村:探索“1+2+3”发展模式 推动特色产业“加速跑”
2024-01-24 16:43:08 来源: 浏览:20

近年来,达腊村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巧用资产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创建了以抓好“一个核心”、聚焦“两个产业”、用好“三个抓手”的“1+2+3”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加速跑”,带领农户增收致富。

抓好党支部这个关键核心

发挥基层党建“领航”作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党支部为引领,牵头成立南坡乡达腊村桑蚕专业合作社和达腊村弄栋屯水果合作社,鼓励全村党员加入合作社,制定党员服务农户制度,实行党支部书记牵头总抓、党员致富能人带头发展,引导农户抱团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建强产业基地,把“小特产”做成“大产业”。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达腊村致富能手、经济能人、大学生等优秀人员齐聚“两委”,使村级领导班子更加年轻化、专业化、素质化。当前,达腊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38岁,有全日制大学学历2人,致富带头人2人,经济能人3人,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强动力和多智慧。通过“党支部+”的模式,达腊村的特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农户增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聚焦桑蚕和水果两个主要特色产业

自强不息,石缝求生。依托独特的气候和地域优势,达腊村在石旮旯土地上大力发展桑蚕和水果两大特色产业,建成了“千亩桑叶基地”和“千亩高山脐橙”示范基地。

养家蚕,吐“银丝”。桑树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能稳固水土,在石漠化地区具有很好的生态治理效果。加上桑蚕业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能够较快带动村民增收,由此成为达腊村强化村屯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的首要产业。达腊村通过推广良种良法、示范培训和创新经营模式,大力带动村民种桑养蚕。目前建有标准大蚕房5座,面积1200平方米,简易大蚕房124座,面积3087平方米。2023年,重点打造的党员桑蚕种植示范园已达1600亩集中连片种植,全村桑蚕面积达到2215亩,种桑养蚕农户194户,鲜茧产量在22.5万斤以上,产值超过585万元,有力助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达腊村致富带头人覃正勇表示,“我们不断改进桑蚕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蚕丝产量提高了,质量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

达腊村党员桑蚕种植示范园

栽橙树,长“金果”。达腊村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为脐橙果肉鲜嫩多汁、酸甜适中的独特口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得达腊村的高山脐橙在市场上备受追捧,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佳品。近年来,达腊村党员带头在自家土地种植高山脐橙,学习并推广脐橙种植和田间管护技术,为规模化种植积累了经验和方法;同时积极引导脱贫户参与连片种植脐橙,帮助了53户脱贫户实现增收。2023年,全村种植有高山脐橙2366亩,产量约450万斤,产值超过850万元,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达腊村道路旁的果树挂满了金灿灿的脐橙

通过生态治理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能够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前,除了桑蚕和水果两个主要特色产业,达腊村还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和推广油茶、澳洲坚果等特色作物的种植,全村农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超过98%,带领村民在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用好聚合乡土人才、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低效土地三个重要“抓手”

挖掘聚合乡土人才,让增产提质技术“动起来”。达腊村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不仅着重于扩大基地规模,还注重乡土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发挥乡土人才的“传帮带”作用,让增产提质技术在村里“流动”起来。近年来,达腊村深入开展乡土人才摸底调查,建立人才信息库,定期组织开办“农家课堂”培训班,邀请村里技术娴熟、善于表达的“土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手把手传授将种桑养蚕等农业生产技术给村民,帮助村民掌握相关技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截止目前,达腊村挖掘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土专家”4人,开展“农家课堂”培训班6期,受益农户103户,受益村民236人次,大大强化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技能。

达腊村种桑养蚕“土专家”覃正勇给村民讲授种桑养蚕技术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增收致富渠道“阔起来”。一方面,利用村集体资金为桑叶种植示范园配套建设360平方米大蚕房,并以租赁方式承包给致富带头人覃正勇,以此推动种桑养蚕工作开展。桑蚕生产旺季时,聘请了9个劳动力(均来自脱贫户)来维护桑园和养蚕,每个劳动力一天可得100元的人工费,带动了9户脱贫户增收。同时,将大蚕房打造成达腊村的养蚕示范点,用于培训发展种桑养蚕的农户,为全村194户种桑养蚕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其中涉及脱贫户127户,全面提升全村桑蚕种养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利用村集体经济资金进行投资、获取分红收益,再利用收益发展产业,2023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共8.4万元。

覃正勇在大蚕房为参观人员讲解半自动化养蚕技术

有序盘活土地资源,让闲散低效土地“活起来”。达腊村耕地地块分散、面积较小,种植方法、技术较为传统,导致了耕地综合利用率不高、部分耕地丢荒。如何化闲散低效土地为村民的“致富地”?达腊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主动出击,成立党员产业先锋队,带头响应南坡乡“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号召,在石旮旯地上开荒种地发展桑蚕和水果等特色产业,以此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把丢荒土地用起来。同时,将闲散低效用土地进行整合连片建设,利用政府资金补贴和技术指导,引领带动农户种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油茶,并在油茶林中套种澳洲坚果,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既提高了闲散耕地的使用效益,又拓宽了村集体和农户收入渠道,进一步加快农村生态、健康、绿色发展。目前,重点打造的党员桑蚕种植示范园已达1600亩集中连片种植,全村桑蚕种植面积达2215亩,种植高山脐橙2366亩,种植油茶300余亩,套种澳洲坚果200余亩,为农户增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曾经,为“十三五”贫困村、深度贫困村的达腊村通过发展桑蚕、水果等特色产业一举摘掉穷帽。现在,产业兴旺的达腊村继续大力发展桑蚕、水果等特色产业,带领村民持续增收致富,奋进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通讯员:赖靓荣)

Tags:西市 探索 发展 模式 推动 特色产业 加速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中熵云集团感恩洽谈会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