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犍为县:医保服务下沉“零距离” 群众办事从“跑县城”变“门口办”
近日,犍为县首批4个标准化医保服务站(点)正式启用并平稳运行。 该举措由县医保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市医保局指导下推进,聚焦医保服务痛点,以“便民高效”为核心、“微改革”为抓手,旨在构建便捷有温度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 一、 主要做法 (一)科学布局,织密基层服务网络。一是夯实村级基础。优先在人口集中、服务需求旺盛的村遴选试点,高标准打造3个医保服务点,将其作为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的神经末梢,确保高频服务事项就近可办。二是做强县级枢纽。在县人民医院创新设立医保服务站,充分利用医院人流量大、群众就医办事集中的特点,将医保服务窗口前移至医疗场景内部,实现“医”“保”服务无缝衔接,让参保群众在就医的同时即可就近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三是推行分级办理。通过在县人民医院设立医保服务站、3个村(寿保镇邓坝村、石溪镇联盟村、玉屏镇长沙村)建设医保基层服务点,建立“日常业务村级办、复杂事项镇级办、疑难问题县级办”的分层服务机制,确保各类事项得以及时、准确、专业处理。 (二)提质增效,创新便捷服务模式。一是推行“即来即办”。针对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流程相对明确的事项,优化内部流程,精简证明材料,实现“即来即办、当场办结”,极大缩短群众等待时间。二是聚焦“一次办结”。通过数据共享、系统互联和业务协同,全力推动高频服务事项“一次办”。目前,参保登记、信息查询、异地备案等95%以上的高频业务均可在一个服务窗口(站点)实现单点“一次办结”,避免群众多头跑、反复跑。三是实施“精准服务”。重点关注60岁以上老年人、留守儿童、流动务工人员、新兴就业群体等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通过医保服务点提供上门帮办、代办等个性化服务,确保重点人群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便捷服务,努力实现基层医保服务点周边区域“不留死角、不漏一人”,让服务更有温度和精度。 (三)强化支撑,筑牢服务能力根基。一是配强人员队伍。为各医保服务点(站)配备专兼职结合的医保工作人员,明确岗位职责与服务规范,并建立轮岗机制,确保各站点服务不间断、标准不降低。二是持续赋能培训。通过集中业务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重点强化医保政策解读、业务系统操作和应急处置等内容培训,持续增强基层经办人员的政策理解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和为民服务意识。三是强化常态监管。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加强对各医保服务点(站)日常运行、服务规范、工作纪律等方面的督导检查,确保人员尽责、服务高效、运行规范,持续提升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二、经验成效 (一)服务下沉增效,群众便捷大幅提升。将医保服务窗口延伸到群众身边,有效解决群众在医保办理中面临的“路途远、跑腿多、耗时长”等问题。特别是3个村级医保服务点的设立和县人民医院医保服务站的运行,实现高频事项“家门口办”“就医同步办”,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二)流程优化提速,行政效能显著跨越。“分级办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即来即办”和“一次办结”大幅压缩办理时限。业务办理平均耗时明显下降,窗口排队现象基本消除,有效提升行政效能。 (三)暖心服务惠民,民生温度充分彰显。对特殊群体的精准服务,体现医保政策的民生温度。“不留死角、不漏一人”的服务目标逐步实现,医保服务的公平性、普惠性得到更好体现。 (四)队伍建设固本,发展根基全面夯实。通过持续的队伍建设和严格的日常监管,基层医保经办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服务流程更加规范,为医保服务体系的长期健康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三、下一步打算 犍为县医疗保障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在现有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在服务网络的深度覆盖、服务模式的智能升级、服务标准的精细统一上精准发力。计划拓展更多医保服务点(站),探索“互联网+医保服务”新模式,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持续优化经办流程,以更优的“小站点”托举医保惠民的“大格局”,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温馨的医保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