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赴山西省运城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7月8日-7月14日,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由申欣欣老师、焦亚旭老师带领“艺”心向党青春追梦队赴山西省运城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以“探寻地方文化韵,传承非遗匠心魂”为主题,充分发挥音乐舞蹈专业特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浓厚氛围,弘扬时代主旋律。 一、踏访古壁丹青 追寻历史魅力 为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7月9日至7月11日,音乐舞蹈学院“艺”心向党青春追梦队走进山西运城市芮城县永乐宫。
实践队成员们参观了永乐宫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学习了建筑规模、琉璃浮雕、人物神态、用线填色等壁画的丰富内容。壁画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让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壁画的精美、盛大且完整。
师生们在大殿前、古魏国遗址、中轴线等地,用自己的舞姿刻画、塑造、临摹、展演壁画艺术,结合音乐舞蹈专业特色,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文化影响力。
实践队全体成员深入永乐宫壁画临摹基地,跟随各位老师学习临摹技巧。
实践队员走进永乐宫搬迁馆参观学习。看着搬迁工作人员写满批注的校样,师生们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早已传承至今,我们要将前辈们的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致敬工匠精神,致敬永乐宫壁画的最美守护者。
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们不断思考如何将音乐舞蹈专业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相结合。通过实践,他们提出,结合音乐舞蹈专业特色对非遗文化元素的进行刻画、塑造、临摹、展演,通过现代化解读和创新设计,可以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传承和发展。
二、走进运城博物馆 感悟千年河东文化 7月12日,音乐舞蹈学院“艺”心向党青春追梦队走进运城博物馆感受河东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探寻华夏文明起源和发展。
师生们有序参观了“华夏寻根”、“馆藏珍品”、“民俗文化 遗产宝库”等多个展厅,深入了解了从嫘祖缫丝的蚕桑文化到后稷教农的农耕起源,再到近代革命斗争的辉煌历史,全面感受了河东大地的文明底蕴与奋斗精神。
通过参观学习,实践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运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激发了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古老的文明在传承中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观看经典剧目 感悟蒲剧魅力 7月12日下午,音乐舞蹈学院“艺”心向党青春追梦队走进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学习实践。
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演出的台前幕后。参观结束后,师生在蒲景苑观看了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经典蒲剧剧目《拾玉镯》、《李逵探母》、《裱花》。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击节叫好。
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庄严仪式。在河东沃土上,蒲剧这株艺术之花正绽放出新的光彩,在守正创新中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梨园传奇。 四、走进河东盐池 了解千年盐文化 7月13日,音乐舞蹈学院“艺”心向党青春追梦队走进运城盐池探寻古老的池盐文化。
实践团队来到盐池,队员们深入了解了盐池所产各类用品及其功用,并实地调研了盐池的生态现状,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保护盐池生态所做的努力,如加强水资源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这使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应当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通过学习实践,同学们不仅领略了盐池的自然风光,更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深入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及关于保护盐湖生态价值和功能的重要指示精神。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才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有效之路。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展现了音乐舞蹈学院师生的青春风采,同时弘扬了时代主旋律,铸牢了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工作走深走实,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音乐舞蹈学院师生纷纷表示,我们将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奋斗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不断锤炼品德修为,争做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无悔青春的奋斗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