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武陵山畔到国民餐桌:蓬江高山榨菜二十四载的“守山”与“焕新” 武陵山脉深处,一株株青菜头在富硒土壤中静静生长,它们将在120天后收获,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一口鲜脆。 在中国调味品市场这片红海中,榨菜——这个年规模近150亿元的传统品类,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它是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的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有着深厚的消费基础。 另一方面,高盐、防腐剂等传统形象已成为其发展的桎梏。 当90.8%的中国消费者将“零添加”作为选购食品的首要标准,一场关于榨菜的价值革命正在武陵山北纬30°、海拔600米的高山悄然上演。 
	 (2025蓬江高山鲜养榨菜发布现场) 01 行业困局:传统榨菜的生存危机与价值重构 2023年,中国榨菜市场规模已增至146.7亿元,但这庞大数字背后却隐藏着深层的行业焦虑。市场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包装榨菜市占率仅为58%,仍有42%的市场被散装产品占据,折射出行业标准化程度不足的现状。 消费者需求结构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据行业统计,76.4%的消费者明确表示愿意为轻盐产品支付更高价格,轻盐系列在榨菜产品中的占比已提升至25%。 这种健康意识的觉醒直接反映在消费行为上:线上渠道单次购买6包及以上的消费者占比达44.2%,远高于线下的31.4%。 榨菜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稳固的“一超多强”局面。涪陵榨菜作为行业龙头,占据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而众多区域品牌则在剩余市场中激烈争夺。 这种竞争态势下,同质化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与此同时,消费场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除传统佐餐外,榨菜在煲汤、炒菜等烹饪场景的应用占比已达23.7%,打开了产业增长的新空间。 出口市场表现出色,2024年榨菜出口额达6500万元,同比增长21%,国际市场的高溢价成为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02 守山之路:二十四载的匠心传承与品质坚守 在武陵山麓,重庆市蓬江食品有限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已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深耕二十余载。这家从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起步的企业,从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做起,逐步发展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蓬江食品的“守山”理念,体现在对原料的极致把控上。他们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构建了青菜头等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种养殖链条。 在原料选择上,蓬江与重庆市农科院合作,从12个候选品种中选定其硒富集能力达普通品种的1.8倍的特定品种,纤维细腻度更优。 
	 蓬江食品的“守山”更体现在对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上。公司的蓬江牛肉脯沿用“两醒三清四烤一烘”十道古法工序,蓬江珠兰花茶以独特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精制而成,这两项技艺均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榨菜制作上,他们坚守传承“三腌三榨”的古法制作,并融合富硒减盐益生元科学搭配,重新定义“高山生态养生榨菜”。 二十四年的坚守,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品牌实力。公司如今拥有27个注册商标,其中“蓬江”“阿蓬江”“地牯牛”等5个品牌获评“重庆市著名商标”。 品牌影响力辐射全国23个省市,覆盖30余个大中城市,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营销网络。 
	 03 焕新战略:科技赋能与品类创新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蓬江高山榨菜开启了全方位的“焕新”战略。产品创新上,蓬江依托武陵山脉600米海拔的富硒土壤,提出“中国高山生态-养生榨菜定义者”的全新定位,实现了从佐餐小菜到养生食品的价值升维。 科技创新是蓬江焕新的核心驱动力。公司拥有8项发明专利、1项外观专利,并获“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在减盐技术方面,蓬江采用肽盐复配减钠技术,用大豆肽替代40%氯化钠,实现了钠含量从2000mg/100g到1200mg/100g的突破。 生产工艺上,蓬江投入打造了10万级无菌净化车间和全自动生产线,使得产品在无需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实现120天短保。包装材料选用PET/AL/PE三层复合膜,透氧率控制在0.05cm³/m²·day以下,确保了产品品质。 营销创新方面,蓬江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营销网络。公司每年投入媒体、商超等费用300余万元打造品牌,推动蓬江食品从黔江走向全国。 04未来展望:养生榨菜的品类前景与发展路径 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持续推进,养生榨菜品类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消费群体看,30-40岁仍是榨菜的核心消费群体,但Z世代消费者正不断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蓬江食品准确把握这一趋势,将目标人群从传统的家庭主妇,拓展到18-35岁的“轻养生群体”。 技术研发将继续成为养生榨菜发展的关键支撑。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李洪军教授在《高质量发展时代榨菜产业新的增长点思考》学术报告中指出,未来应积极利用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加快榨菜等酱腌菜加工领域创新。 产学研一体化正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模式。 政策环境也为养生榨菜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正在推动巴渝“土特产”名优百品评选工作,培育建设榨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蓬江食品已经盘活蓬江实业厂区,建成泡菜、榨菜自动化生产线各一条、食品级储存窖池和数字化洁净车间,主要生产地牯牛、高山榨菜等调味食品,推进绿色加工,提高产品生产及供给能力。 
	 今天的蓬江食品,已从一家地方民营企业,发展成辐射全国23个省市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走在黔江正阳工业园区的蓬江厂区里,空气中飘散的卤香味见证了二十四载的坚守与创新。 不远处的新厂区——5万吨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一期工厂,已经持续投入生产。那里有自动化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生产线,承载着蓬江从“地方特产”走向“国民品牌”的新梦想。 从武陵山畔到国民餐桌,这包小小的榨菜,承载的不仅是一方水土的风味,更是一个传统行业在时代变革中的突围与重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