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析亚朵的成长之路,如何把“体验”做成长期资产
在服务业竞争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价格和功能早已不是品牌的核心护城河。体验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竞争焦点:谁能在用户的心智中留下难忘的感受,谁就能收获持续的消费粘性与商业价值。 酒店行业作为服务业的代表,长期深陷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的泥潭。但亚朵酒店的出现,让外界看到另一种可能:它并不以奢华硬件或极致性价比取胜,而是通过持续雕琢“用户体验”,把住宿从一次性消费变成可延展、可复购的生活方式样本。
从亚朵村到酒店品牌:体验逻辑的起点 亚朵的名字源于创始人在云南亚朵村的一段旅途。当地的自然与人文氛围,给予了品牌“宁静、质朴”的文化气质,也成为亚朵创立之初的重要灵感。自成立以来,亚朵始终以“用户体验”为核心逻辑,其中“睡眠”被视为旅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因此,品牌在产品设计上率先聚焦深度睡眠场景,从可翻转床垫、定制枕头到完整的深睡系统,逐步形成了可感知、可带走的体验。随着会员体系和零售业务的拓展,亚朵也把这种体验延伸到了住宿之外,让酒店不仅是旅途的落脚点,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入口。 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并不限于房间。大堂的24小时图书馆、餐饮细节里的夜宵和醒酒汤、退房时的一瓶热水和一本可借可还的书,构成了完整的入住旅程。业内人士评价,这些细节触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服务”,而是将文化与人文关怀嵌入体验之中,让用户真正感受到“被理解”。 让体验“活”起来:制度化的人情味 为确保体验的鲜活与个性化,亚朵推行“全员授权制度”,赋予员工灵活响应顾客需求的权力,员工能在预算内灵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商旅客人来说,这种“为我而变”的体验往往比机械的流程更具温度,也形成了品牌难以模仿的独特记忆。 如果说酒店体验是亚朵的第一重价值,那么它能将“体验”进一步变现,才是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亚朵,酒店客房不仅是住宿空间,也是零售场景。用户在住宿过程中深度体验床品、洗护、香氛,离店后直接转化为零售消费。数据显示,2025年Q2亚朵零售业务GMV达11.44亿元,已成为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 这套“Hotel as Store”的模式,形成了正向循环:高品质产品带来更好体验,体验激发零售需求,零售反哺酒店扩张和体验升级。相比依赖广告投放的传统零售,这种模式天然具备更高的转化率和更低的获客成本。 亚朵的路径为体验经济提供了一个鲜明的案例。它证明了: 体验是最难被复制的竞争力。 在同质化激烈的红海中,硬件和价格容易被模仿,唯有细节与情感沉淀出的体验才真正稀缺。 体验能构建深度用户关系。 当用户因为“惊喜”与“温度”产生情感连接时,消费关系将从一次性交易转向长期信任。 体验可以转化为新增长曲线。 酒店不仅是住宿场所,更是沉浸式体验场,天然适合孵化零售和生活方式业务。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亚朵的成功是体验经济在中国本土实践的缩影。随着中高端消费者的审美转变,酒店业或更广泛的服务业,谁能在“体验”上持续创新,谁就可能成为下一代商业赢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