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元姚卯青:具身智能赛道进入“六边形战士”时代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具身智能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从物流分拣到商业服务,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现实场景,而这场技术革命的背后,是行业即将迎来的关键转折点。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在大会期间抛出一个鲜明观点:具身智能的竞争已进入“交卷”倒计时,未来的赢家必须是硬件、算法、场景落能力兼备的“六边形战士”。
姚卯青将当下的具身智能产业阶段类比于早期的智能驾驶行业——技术快速迭代,玩家蜂拥而入,但真正的分水岭即将到来。他认为,随着头部企业陆续拿到商业化订单,行业将在未来一年内面临实战检验。那些仅靠单点技术或概念炒作的公司将逐渐暴露短板,而能打通从硬件研发到场景闭环的团队,才有机会在2026年的梯队分化中占据高地。这一判断直指行业核心矛盾:具身智能的本质是系统工程,任何短板都可能成为规模化落地的致命伤。
“大部分我认识的人都开始做机器人,少部分还在做智驾,少部分人对具身智能蠢蠢欲动,他们都在‘抄我作业’。”姚卯青的这句调侃背后,是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刻洞察。在他看来,下半年的“交卷”时刻不仅是技术能力的比拼,更是商业模式的试金石。智元机器人近期在物流、汽车制造等领域的订单,恰恰印证了场景泛化能力的重要性。当技术红利期结束,市场会迅速向能同时解决成本、效率、可靠性的企业集中,这正是“六边形战士”的定义——没有短板,才能穿越周期。 对于国际市场,姚卯青透露智元已布局北美、欧洲等地,但出海并非简单的业务复制。人力成本差异、场景适配度、本地化服务能力,每一项都是新的考题。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他的观点:未来的行业领袖必须兼具全球化视野和垂直深耕的韧性。随着竞争进入深水区,具身智能赛道或将重现智能驾驶行业的整合浪潮,而智元机器人等头部玩家的选择,或许正在为行业书写答案。 在这场技术与商业的双重竞赛中,姚卯青的预判为行业划出了一条清晰路径:短期看场景突破,长期看综合能力。当“交卷”铃声响起,唯有真正的“六边形战士”,才能站在2026年的新起点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