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警惕“老来瘦”!别让肌少症悄悄偷走健康
2025-07-29 15:35:58 来源: 浏览:20

人们常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认为老年人瘦一点更健康,不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过度消瘦可能是“肌少症”在作祟,而这种病也会给老年人健康“埋雷”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4.7%

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以肌肉含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老年综合征,可增加衰弱、跌倒、残疾甚至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肌少症患病率为14.7%,其中男性肌少症患病率为17.3%,女性为12.5%;7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更高,每3 - 4人就有1人患病。

肌少症有哪些危害?

增加跌倒和骨折风险;

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无法独立完成穿衣、洗漱、做饭等日常活动;

影响心理健康,使老年人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使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感染性疾病的侵袭,且患病后恢复时间更长;

肌少症还与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的恶化以及全因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

哪些人要警惕肌少症?

高龄

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s,BMI)

低体力活动水平

营养不良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等,亦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

你有肌少症吗?

上述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肌少症的预防,发现下列“苗头”便要提高警惕,及时干预。

①体重下降,身体消瘦。但与普通消瘦不同,肌少症患者肌肉松弛、单薄,用手触摸,能明显感觉到肌肉缺乏弹性和力量。

②肌肉力量消退,比如原本能轻松拎起的购物袋,如今却感觉沉重费力;座椅上起身、上下楼梯时,明显感到双腿无力,需要扶手辅助。

③身体活动能力下降,比如走路速度缓慢,步伐变小,平衡能力变差,极易摔倒。

除主观判断外,还可以通过测量肌量、肌力、身体活动能力等评估肌少症哦,具体标准如下: 

①低肌量评估:测量小腿围男性<34cm,女性<33cm; 或双能X线测量男性肌量<7.0 kg/m2和女性肌量<5.4 kg/m2,可评估为低肌量。

②低肌力评估:采用握力作为肌力测量指标,男性握力<28.0 kg,女性<18.0 kg可评估为低握力。

③ 身体活动能力下降评估:步速<1m/s,5次椅子站坐试验>12s,躯体功能测量评分≤9分,可评估为身体活动能力下降。

一般来说,通过测量小腿围联合握力即可进行肌少症的初级筛查。

“灵丹妙药”:运动+营养

运动治疗:预防和治疗肌少症,最好的办法是运动锻炼,运动治疗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

有氧运动:老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抗阻训练:每周2次的抗阻训练,如使用哑铃、弹力带进行简单的肢体力量练习,或进行靠墙静蹲、坐姿抬腿等动作,刺激肌肉生长,增强肌肉力量。

营养补充:

蛋白质的摄入:预防和治疗肌少症还要注意营养摄入,警惕隐性“营养不良”。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摄入,每天每公斤体重需摄入1.0 - 1.5克蛋白质(比如体重为50kg的老人,每天需要摄入50-75g蛋白质)

除蛋白质外,还要保证维生素D、维生素C、ω - 3脂肪酸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可以通过新鲜的蔬菜水果、豆类、全谷物食物补充,必要时可补充相应的膳食营养补充剂。

当然,如果症状明显,则要及早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针对性治疗。

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中国肌肉减少症诊疗指南(2024版). 中华医学杂志,2025,105(03):181-203.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40724-01701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医学中心,邓玉玲)

Tags:警惕 别让肌 悄悄 偷走 健康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东北空调销量暴增!科龙极速安装..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