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手术中偷偷“醒了一下”?关于术中知晓,你了解多少?
2025-07-28 08:52:34 来源: 浏览:20

一、手术时我不会突然醒来吧?”——关于麻醉你最怕的问题

“医生,我好像在手术中醒了,听见你们说话,还感觉有人拉我一下。但我动不了,连喊也喊不出……” 这听上去像个恐怖故事?但对极少数接受全麻的患者来说,这并不是幻觉,而是术中知晓的真实体验。

大多数人对麻醉的印象是“一觉醒来,手术结束”,但这个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不该醒来”的小插曲。今天,就由湘雅三医院麻醉科医生带你搞清楚这件看起来有点玄、其实很医学的事——术中知晓。

二、术中知晓到底是啥?“听见声音”算不算?

术中知晓是指你在全身麻醉手术时,身体虽然“睡着”,但大脑却可能“短暂上线”,术后还能记得手术中的一些片段。比如:听到医生交谈;感受到插管或压迫感;想要动却动不了;有种“在梦中挣扎”的感觉。

如果你手术后模糊记得手术室的声音或身体感受,那可能是轻度的术中知晓。

三、有多常见?你我真的会遇到吗?

很多人担心这个问题,我们来说点“放心”的事实:

· 国内大型研究显示,平均每600位接受全麻的病人中,才可能有1人经历术中知晓;

· 在英美的类似研究中,发生率更低,仅为几千分之一;

· 某些特殊手术如剖宫产,全麻时间紧张,发生率略高,但也只是轻微升高。

所以,术中知晓就像电梯突然停电,确实偶尔会发生,但绝不是日常必经之路。

四、真的发生了,会是什么感觉?

术中知晓的体验并不统一:

· 有人听见说话声,觉得“好吵”;

· 有人记得疼痛,虽然只是几秒;

· 更多人感觉像梦,但醒来后却异常清晰;

· 有人情绪剧烈波动,甚至出现“惊恐发作”的反应。

有研究显示,大概三分之一的患者会感到疼痛,还有部分人可能在事后产生焦虑或睡眠障碍。不过,只要及时沟通,进行解释或必要的心理干预,大多数人都能很好地恢复。

五、为什么会发生?不是说麻醉“秒睡无痛”吗?

并不是麻醉医生“忘了给你加药”,术中知晓通常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

· 有时手术太急,药物来不及完全起效;

· 有时为了保护心肺功能,不能用太强的镇静剂;

· 有些药物(如肌肉松弛剂)让你不能动,却不影响意识;

· 有些人对麻醉药不敏感或者代谢太快,大脑“清醒得太努力”;

· 肝脏和肾脏是麻醉药物代谢和清除的主要器官,当这些功能异常时,药物浓度可能控制不稳,清除太快或太慢都可能出问题;

· 有些神经系统疾病、慢性用药史、甚至长期饮酒者,可能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药效发挥出现偏差;

· 还有些场合没法使用麻醉深度监测仪器,医生只能靠经验判断深度。

总之,这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而是医学风险中的极小概率事件——但我们在不断努力把这个概率变得更小。

六、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有些手术类型或人群,确实比别人稍微容易碰上术中知晓,比如:

· 全麻剖宫产:部分剖宫产手术因胎儿紧急情况必须全身麻醉,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麻醉诱导和胎儿娩出。为了不影响新生儿,大多数药物只能选择短效、低剂量的,而且必须给予足够的肌肉松弛药物协助产科手术操作。在这样“时间紧、药量轻、药物选择受限”的场景下,术中知晓风险相对升高;

· 创伤、心脏等高风险手术:这些手术的病人通常病情危重,比如失血多、循环不稳,麻醉药不能像普通手术那样“大剂量上”。心脏手术中还会用到“体外循环”装置,大部分血液暂时流出体外循环机,这时候药物浓度可能被“冲淡”,镇静深度难以控制;而创伤手术中大量输液、输血,也会让麻醉药被稀释,效果打折扣。这些特殊情况都让“知晓”有了可乘之机;

· 急诊患者:由于时间紧迫,麻醉医生往往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评估和诱导流程,没法像择期手术那样详细了解病史、调整药物或使用麻醉深度监测设备。再加上患者可能存在循环不稳或未空腹等风险,麻醉方案必须保守,药量也需谨慎使用,容易出现镇静深度不足;

· 曾经发生过术中知晓的病人:确实再次发生的风险较高,部分人可能天生对药物反应较迟钝、脑电反应不典型、甚至存在更敏感的听觉或情绪觉醒通路;

· 肝肾功能异常者:麻醉药物在体内的清除变慢或太快,浓度波动大,维持效果变差;

· 焦虑或有精神疾病史者:这类患者术前本就处于高紧张状态,更容易对术中环境中的声音、压迫等刺激形成记忆。有研究指出,他们更容易在术后经历梦魇、持续焦虑或“梦境感”的记忆痕迹。

所以,如果你属于这些情况,别担心,但请务必术前主动告诉医生。

七、术前能预防吗?医生和你都能做点啥

你能做的:

· 说出你的所有顾虑,焦虑,麻醉史;

· 告诉医生你有没有“对药没反应”的情况。

医生会做的:

· 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

· 选择合适的诱导顺序和药物组合;

· 必要时使用麻醉深度监测(比如BIS监测),更精确判断你有没有“醒着”。

一句话总结:你说得越多,我们守得越稳。

八、如果真的“知晓”了,我该怎么办?

第一件事:告诉医生,越快越好。

他们会:记录情况,进行麻醉学评估,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遗忘的药物;提供解释、安抚甚至心理支持;后续随访,确保你“放得下”这段经历。

多数人只需一次解释和关注,就能恢复如常。

九、闭眼那一刻,我们从不缺席

术中知晓不是传说,也不是你“玻璃心”。它确实存在,但极为罕见。麻醉医生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你闭上眼睛的那一刻起,全程守护你的意识、生命和安全。你不必懂药理,不需要监控脑波,只需要说出你的担忧,我们负责听清、看准、做稳。(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 常欢

Tags:手术 偷偷 关于 知晓 了解 多少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和韵东方文博发展专项基金”管..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