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术后尿不出来,是怎么回事?——聊聊“术后尿潴留”这件事
“医生,我从早上手术完到现在还没尿,是不是出问题了?” “我真的很想尿,但就是尿不出来!” “我不想插尿管,会不会一直插着?” 这些声音,几乎每天都在医院响起。很多人以为“过一会儿就能尿出来”,或者认为“尿尿”这种小事,不好意思告诉医生。但其实,这种术后排尿困难,可能不是一时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术后尿潴留。湘雅三医院麻醉科医生提醒您,术后尿潴留不是小题大做,也不是“人太紧张”,如果不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引发膀胱过度扩张,甚至导致长期功能障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术后尿潴留这件事儿。 ✅ 什么是术后尿潴留? 术后尿潴留是指在手术后的一定时间内,膀胱内有尿,但患者却无法自主排出,常常需要通过导尿来排空膀胱。 如何判断? 医学上通常采用以下标准: · 术后6小时仍未排尿,且伴有尿意或下腹胀; · 或者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 ≥ 400–600 ml(通过超声测量)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术后“尿不出来”并不一定都是尿潴留,也可能是尿量本身就少,或者出现了肾功能相关问题。膀胱没有尿(无尿)和膀胱里有尿但解不出来(尿潴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定要尽早告诉医生,由医生来判断原因,别自己硬撑或盲目等待。 ✅ 它有多常见? 术后尿潴留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很多人对它认识不足。一项涵盖32个国家、209家医院的全球多中心研究发现,术后尿潴留的总体发生率约为6%,其中65岁以上男性的风险更高,达到9.5%。另一项针对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的研究则显示,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高达12.3%。也就是说,平均每十个人可能有一个人会发生术后尿潴留。 ✅ 术后尿潴留三类常见原因 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诱因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1. 患者自身因素 · 年龄偏大:随着年龄增长,膀胱的感知能力下降,排尿肌肉收缩力减弱; · 男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压迫尿道,容易导致排尿受阻; · 神经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病变、中风、脊髓损伤等,可能影响排尿相关神经通路的正常功能; · 既往有尿潴留或导尿困难的经历:说明膀胱功能本身可能存在障碍。 这些患者在术后更容易出现排尿反射迟钝或排尿不畅。 2. 药物相关因素 某些围手术期常用药物会抑制膀胱收缩或干扰神经反射,从而诱发尿潴留,包括: · 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可能抑制脊髓排尿反射; · 抗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苯海拉明)会降低膀胱逼尿肌的收缩能力; · 镇静催眠药物(如地西泮)可能抑制中枢神经对膀胱充盈的感知; · 抗抑郁或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干扰排尿神经调节功能; 同时使用多种可能影响排尿功能的药物,比如上述几类中的两种或以上,药物的不良作用可能“叠加”,使膀胱收缩受抑或排尿反射减弱,从而增加尿潴留的风险。老年人由于代谢能力下降,尤其容易受到这类药物联合作用的影响。 3. 手术与麻醉因素 · 椎管内麻醉会暂时阻断控制排尿的神经通路,尤其是支配膀胱功能的骶神经功能。椎管内麻醉不仅抑制副交感神经传出,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受阻,还可抑制感觉神经输入,导致患者对“有尿”的感觉迟钝甚至消失;此外,在椎管内麻醉药物的选择上,若使用长效局麻药(如布比卡因)、剂量偏大或麻醉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延长对排尿神经的抑制时间,从而增加术后尿潴留风险。若复合了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应用,可能使尿潴留的风险进一步升高。 · 手术部位靠近会阴、直肠、膀胱等区域(如疝修补、泌尿系统、肛肠等手术)时,术中可能牵拉或刺激排尿相关神经通路,影响术后排尿反射;术后局部疼痛也可能抑制排尿动作,从而增加尿潴留风险; · 术后长时间留置导尿管,若未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或逐步恢复自主排尿,可能导致排尿反射减弱,拔管后易出现尿潴留。 · 术中补液量较大但未留置导尿管时,膀胱可能会过度充盈,若此时排尿反射尚未恢复,易导致尿潴留。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时,患者发生尿潴留的可能性会升高。 ✅ 我可能是尿潴留了吗?怎么及时发现尿潴留? 术后排尿困难不是羞于启齿的小事,而是应该及时告诉医生的重要信号。以下这些情况,提示你可能正面临尿潴留: 手术后6小时仍未排尿,尤其是感到明显尿意或下腹胀满; 排尿次数明显减少,但进液量较多; 排尿困难、解不干净、滴滴答答或终止感; 明明感觉很想尿,却就是“尿不出来”。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请主动告知医生,不要“硬扛”或以为是正常反应,避免膀胱过度扩张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医生怎么处理?我又能做些什么? 当你术后长时间没有排尿时,医生会首先进行初步评估,比如询问是否有尿意、触诊下腹部是否膨胀,必要时还会用超声观察膀胱里有没有尿液积聚。 若判断为术后尿潴留,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方式处理: 1. 轻度情况,先观察+促进排尿 鼓励你下床活动、热敷下腹、尝试坐姿排尿,有时还会调整镇痛药物,帮助神经功能恢复。 你可以配合:放松心情、尝试不同姿势、不要羞于表达排尿困难。 2. 排不出来就导尿,但别怕 如果膀胱超声显示积尿较多,医生通常会选择导尿帮助排空,防止膀胱过度扩张。导尿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需留置导尿管数天。 你要知道:导尿不是“插上就拔不掉”,它是暂时帮膀胱减压、恢复功能的过程。 3. 留置导尿后,可能安排“膀胱功能训练” 为了避免拔管后再次尿潴留,医生可能在导尿管留置期间定时夹管,模拟“膀胱充盈—排空”的节律,以恢复正常排尿反射。 你可以配合:规律饮水、感知尿意、避免过度憋尿,慢慢找回排尿节奏。 这些处理方法都是为了保护你的膀胱功能,帮助你顺利“找回尿意”和排尿能力。只要你配合医生判断与处理,大多数术后尿潴留都是可逆、可恢复的。 ❤️ 术后尿不出,别怕,也别拖 术后尿潴留并不少见,大多数是一过性的功能问题,不是“心理紧张”,也不是“小题大做”。只要能早发现、早处理,大多数人都能顺利恢复,不会留下后遗症。 那么,我该怎么做? 术前该做的 手术前如实告诉医生自己有没有排尿困难、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病史;前尽量排空膀胱,为术后恢复打好基础。 术后该留意的 术后6小时仍未排尿,或感到明显尿意、下腹胀,请及时告诉医生;不要羞于表达排尿困难,也不要盲目多喝水“催尿”,适量饮水、观察排尿更关键;导尿不是坏事,医生是为避免膀胱受损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必要时还会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帮助你恢复自然排尿。 恢复期该配合的 如果留置导尿管,配合医生进行“间歇夹管”模拟排尿节律;戒除对导尿的过度依赖心理,术后尽早尝试自主排尿。 术后恢复是一场“双向奔赴”——你的主动表达,加上医生的及时处理,才是最好的组合。 这件看似“小事”的排尿,其实关乎你恢复的每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