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2024-05-16 10:23:10 来源: 浏览:2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仍存在着志愿服务意识不强、专业能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加强高校与基层单位联系、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路径,构建起“学校-政府-社会”联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体系。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助于推进科学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指引乡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有助于推动乡村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要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依托,以村民为主体,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为主力军,不断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深入推进,从而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

(一)有助于推进科学文化的发展

科学文化是对人的头脑进行思维和智力开发的产物。科学文化水平决定了人们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可以帮助村民解决科学知识匮乏、科学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知识讲座、科技培训等活动,还可以组织村民到高校实验室参观学习,引导村民正确认识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二)有助于指引乡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引导村民,影响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活动的开展,能够通过先进文化思想来指引村民的言行举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村民对社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认识能力。

(三)有助于推动乡村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我国乡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传承人、没有专业的保存机构和专业的保存方法等原因,很多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失传或破坏的危险。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可以借助专业的研究团队,对乡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挖掘、整理和保护,为传承和发展乡村历史文化提供智力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还可以将民族传统节日等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进行创新和传承,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一)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增强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是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前提和保障。首先,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加强对大学生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活动的经费支持,以激励大学生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其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明确高校团委和基层团组织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职责与权利,保证高校团委与基层团组织对志愿者的管理和监督。再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机制,将大学生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活动的情况纳入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来。最后,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反馈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收集和反馈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从而增强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

(二)加强高校与基层单位联系,拓展志愿服务领域

高校与基层单位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一是高校通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引导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和乡村现状;二是通过开展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通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和普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等,引导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高校要加强与基层单位的联系,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拓宽大学生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渠道。

(三)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丰富志愿服务内容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乡村文化振兴专题讲座、乡村文化调研等方式,让大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文化,通过参与项目合作、学习当地乡村文化历史、体验乡土生活等方式,提升其专业能力。同时,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应坚持“培训—实践—考核”三阶段培养模式。第一,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与方法;第二,组织志愿者到基层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当地乡村文化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第三,对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考核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树立典型。

(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而社会各界的支持又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一是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引导志愿服务向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法律依据;二是加强对社会组织、志愿者的管理,提高社会组织与志愿者服务意识;三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宣传活动,并通过开设专题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布信息,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三、结语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可以推进科学文化的发展;指引乡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推动乡村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要发挥政府、高校、村民三方的作用,在政府主导下开展乡村文化建设。高校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智力支持,村民是实施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发挥好村民在实施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好志愿者团队的作用,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作者:高立威,保定学院

Tags:大学生 志愿服务 乡村 文化 振兴 路径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大学生国家情怀培育的实践路径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