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高国潮:人民币价值体现与世界多极格局走向是一个同步过程
2023-08-22 14:17:09 来源:搜狐 浏览:20

作者简介:高国潮,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国际著名计算机专家、经济学家,担任多个国家政府经济战略顾问。著有《现代信息技术》《七国电子政务的比较研究》《领导干部读懂互联网金融》《领导干部读懂互联网安全》《领导干部读懂区块链技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三十多部著作。

近一周内,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表现可谓是精彩纷呈,扣人心弦。

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8月15日双双走低。Wind数据显示,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跌破“7.3”关口,为去年11月份以来首次,盘中最低下探至7.3125。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亦有所承压,盘中最低下探至7.2875。8月16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下跌,盘中最低跌破7.33关口至7.3385,是今年年内首次跌破7.33关口。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同样疲软。当日夜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度跌破7.29关口,最低至7.2989。8月17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度强调“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基本面”以及“人民币汇率不会单边走贬,会保持双向波动”。离岸人民币九个月来首次逼近7.35,受消息影响回涨超500点。北京时间8月18日9点56分,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2886元,已扭转连跌势头。8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报价为7.2883,收复8月15日以来的“失地”。

不出所料的,人民币的剧烈波动成为了境内外攻击中国的最佳武器。美总统拜登8月10日在白宫的政治筹款演讲当中更是语出惊人,称中国因经济问题与人口问题“陷入困境”,并可能成为世界其他地区的“定时炸弹”。老实说,笔者自懂事以来,美西方宣传论调中,给中国加各种措辞见怪不怪了,但作为美国在任总统将中国描述为“定时炸弹”,确实让人瞠目结舌,合着这八十岁老爷子把我们当伊拉克了?西方宣扬的风度在哪里?外交礼仪在哪里?再过一阵子,白宫这些排着队寻求访华对话渠道的官员怕是将被描述为“为全世界排雷”的英雄人物不成?国内互联网上也充斥着一些来历不明的言论,认为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的表现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大问题,极尽配合欧美宣传,扰乱国内舆论之能事。

然而,无论如何炒作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话题,事实终归是不以舆论而改变的。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多国政府经济战略顾问高国潮教授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主要原因还在于货币汇率体现出中美两国经济政策差异,仅仅以货币之间的比值全盘判定国家经济状况好坏,未免过于草率。

  1. 当前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背道而驰,人民币汇率保持在目前状态已属难能可贵。

中国人民银行8月15日公布新一轮的MLF操作利率和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分别小幅度下降0.15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至此,1年期MLF中标利率从2.65%下调至2.5%,7天逆回购利率从1.90%下调至1.8%。结合国内目前经济目标来看,化解各种债务杠杆,减轻经济负债,刺激企业、居民资产扩张,是必要手段。

适当负债可以刺激经济,而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负债过重,安全地消化这些历年积累的债务,维持经济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这个目标必然导致人民币市面流动性趋紧。那么,化解债务这一味主药里面就必须加上货币扩张这味辅药,加大人民币在市场的供应总量。

而美联储的主要目标则是对抗通胀。为了应对疫情期间滥发的美元货币对美国经济地反噬,美联储开启了有史以来最激进的加息政策。7月26日,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这是自2022年3月以来连续11次加息,目前利率维持在5.25%——5.75%之间。从美联储加息效果来看,结果差强人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天表示,美国国内通胀自去年年中以来有所放缓,当远低于美联储划定的“低于2%”的远景规划,言语中隐隐有些“加息还将持续”的潜台词。

从利率方面看,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呈现出两种极端:人民币降息扩张避免踩通缩的坑,美元加息紧缩力图摆脱通胀泥潭,持有者抛人民币,买入美元,吃个利差是最简单地投资操作。因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实属寻常。

  1. 国内“稳汇率”工具箱储备充分,我国外汇储备充足才是汇率稳定的最大基石。

6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及进出口规模均处于历史同期次高值;旅行、运输等服务贸易逆差增加;跨境双向投融资活动保持稳定。数据显示,即使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我们仍然有能力保持强大的贸易顺差,“处于历史同期次高值”说明顺差规模较大。在此基础上,稳汇率政策工具发挥的作用将成倍放大,汇率的核心仍在于基本面,若市场对于经济未来预期转暖, 或带来直接投资账户和证券投资账户修复。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储备较为充足,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类,影响程度逐步递增:一是公开喊话,二是外汇存款准备金、外汇风险准备金、离岸央票等工具,三是逆周期因子,四是动用官方外汇储备干预。而这四类工具中,外汇储备是重中之重。

8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3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113亿美元,升幅为0.35%。7月美元指数受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且欧英货币上涨影响整体回落,全月下跌1.0%至101.9;非美元货币中,日元、欧元、英镑分别兑美元升值1.4%、0.8%和1.1%。综合来看汇率因素导致外汇储备的非美元部分出现升值。巨额外汇储备,让我国在人民币出现异常波动时有充足的子弹还击来犯之敌,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底气所在。下半年我国政府还可能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包括财政支出增加、减税措施、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整等,都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

第三,稳定、可持续的战略布局,人民币国际市场需求也是稳定汇率的保障。

8月初,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A下调至AA+,惠誉在随后对这一决定的解释中阐明,美国政府目前存在三大弊端:财政状况堪忧;缺乏稳定的债务危机解决机制;美国政治领导力失败。作为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普、穆迪)中,仅剩穆迪仍对美国保持AAA评级,凸显出即使是西方资本市场,也对美国金融政策的倒行逆施存在看法。

目前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份额增至7%,成为近3年来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货币。2022年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是42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3.4倍,在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了约50%。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权重排名第三,位列全球第五位主要储备货币。

目前,人民币在“本币互换”、“跨境支付体系建设”、“跨境场景支付搭建”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自2022年以来,我们与俄罗斯、巴西、沙特等主要发展中国家、能源供给大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使用率大幅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多点突破。大力推动大宗商品如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以人民币结算,在“一带一路”、东盟等重点地区和央企、市属国企等重点企业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人民币正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点战略。

与美国评级被下调相反的是,更多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并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如果外资流入增加,将提供对人民币的需求支撑,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根据中美两国各自的政策的不同,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多国政府经济战略顾问高国潮教授判研,未来几年内,大概率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总的来说,我国采取的是固本培元,而美国采取的是以本伤人之策,两相比较,各自对本国产生的影响即将显现。

首先,人民币贬值处于可控区间,在美欧与我脱钩期间,有利于我们开拓更多市场;而美元虽然强势,但与美国国家战略目的存在冲突,不可持续。

本国货币贬值利于出口,升值利于进口,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弱势人民币对国内加工型出口企业,尤其是对从原材料与配件采购完全实现本国化的企业来说,绝对属于利好消息,汇差为这类出口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利润空间,从而可以控制生产成本,扩大贸易规模。

自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国家多受通胀影响,生产成本明显增加,美、德、日、韩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持续上升,而在通胀加美联储加息的国际大环境下,民众的实际消费能力是呈下降趋势的。人的本能反应是先解决有没有,然后在看好不好,注意力会更多的向性价比集中。从我们今年汽车出口量反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就可以体现出来,且不说环保、绿色出行已是全球共识,我国汽车出货数量说明,更多国外消费者开始认可中国汽车制造质量,认为相近价格下,购买中国制造汽车更加符合个人经济实况。以低成本抢夺到的市场份额,又可以反哺国内制造业,促进国内工业持续回暖,等待熬过漫长寒冬,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贬值部分缓解了外贸受打压的压力。同时,人民币贬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出于成本考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更多倾向与寻找国内可替代产品,以降低生产成本,将进口转化为内需,支持国内经济稳定发展。

同时,美联储缩表加息,人为的造成美元国际流动性减弱,推高了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融资成本。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及人民币跨境结算工作地稳步推进,国际贸易及融资领域内,一定程度的取代美元适逢其时。

当然,人民币贬值有其有利面,也有其不利面。

首当其冲的就是外来投资减少,资本流出。美元资本回流目前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不仅仅只出现在我们国家,中美之间巨大的利息差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美元资本撤出中国,转向美国,毕竟美元现在回流,可以什么都不用做,躺着赚钱。在直接投资领域,全球跨国投资都在减少。2022年全球跨国投资下降了12%,中国吸收外资逆势上涨6.3%。但据联合国贸发会的《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全球跨国投资会进一步下降。商务部曾表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出现了2.7%的小幅下降,说明下行压力还是明显的;在金融投资领域则体现为外资抛售中国资产,造成国内金融市场压力增加。

但在外资进出方面,我们也要有所区分,即流出外资多为金融投资领域资金,在直接投资领域,从去年开始的德国化工类、汽车类企业扩大产能基建来看,中国仍然是投资首选地之一。

其次就是进口,人民币贬值将推高我们进口资源成本,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收到一些输入型通胀影响,抬高成本,最终体现在出口利润空间压缩,贸易获利能力削弱上。

但是依托人民币国际化多年布局,外贸领域大力推进人民币结算,使得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大幅减轻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在涉外收付款项目中的占比已经达到50.18%,首次超过一半。

因此,就目前情况来说,人民币的贬值一直在可控范围,并且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并未扰乱我国既定的发展战略,不必刻意夸大目前人民币国际汇率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自去年以来,美元一直维持强势,美元指数一路冲高,吸引了国际市场上大量美元资本回流,但是这些回流的美元并未按照美联储设定的目标,进入制造领域,而是直接进入银行账户,坐享红利。每流入一笔美元,则意味着美国政府要多承担一笔利息支出。其实,这种状况也不能完全归咎于资本的贪婪,在美国政府缺乏明确、可行、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情况下,将钱存进银行是资本的最佳选择。这也是为什么美债销售越来越难的原因之一。

目前美国市场呈现出信贷条件收紧、商业投资减弱、消费放缓等特征,极大概率在今年年末至明年年初陷入衰退。据惠誉预测,2023年美国财政赤字预计为1.5万亿美元,而美国国内的民主、共和两党精力都用在内斗牟利上,对于美国债务问题都没有相对较好的解决方案,只有美国财政部,一直专注于“拆东墙补西墙”的借债游戏来维持美国政府的日常运转。

因此,美元目前的强势,是建立在美国政府愿意支付高额利息基础上的,一旦这种负担超出美国政府的承受范围,人民币汇率必将回归正常。

其次,经历过美元反复收割的世界,忍耐已经接近临界点,“去美元化”或者是分散对美元依赖在逐渐形成共识,中国在全球制造、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决定人民币不可能无序贬值。

自今年开始,全球南方国家开始自发的形成一股“去美元化”浪潮。俄罗斯、沙特、巴西等地区主要大国都与中国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力求探索一条绕开美元,实现本币结算的新模式。

在新冠疫情后出现这股变革浪潮并非偶然。美国在新冠疫情期间无度印钞,推高全球通胀,然后通过美元收放周期,疯狂收割他国财富,化解国内经济危机。本轮美元周期中,相比较以前有个显著特点,就是这次实现的是全球无差别收割。

欧洲央行自去年7月以来,已连续9次加息,利率已达22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欧洲必须在遏制通胀与选择经济增长之间做出决定。欧元区7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服务业需求仍然不足,制造业收缩速度为疫情发生后最快,经济活动的放缓超出外界预期。德国这个欧洲经济火车头,已经出现两个季度经济环比负增长,仅今年上半年申请破产的德国企业累计已达8400家,较去年增加16.2%,为20年以来最高。

亚洲的日、韩更不用说,日本兑美元汇率在去年10月一度跌破150,日本政府不得不买进日元、卖出美元实施汇率干预,打破了日本政府24年不干预汇率的记录。

发达国家尚且如此,新兴市场更加惨不忍睹。以越南为例,越南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越南贸易顺差仅为40.7亿美元,作为一个人口约1亿的东南亚国家,相当于人均创汇13.56美元/月,这不是赤裸裸的剥削是什么?

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阿特塔列举了美国加息对新兴市场带来的三大伤害:首先,降低新兴市场经济体资产的吸引力,导致流向这些国家的资金减少;其次,增加了新兴市场的借贷成本,抑制了需求;第三,本币贬值,以美元计价的进口成本(石油、食品、原材料等大宗商品)提高,给通货膨胀带来上行压力。

美元加息,造成国际流动性紧张的同时,也导致了发达国家消费紧缩,处于生产链原料供应端的南方国家,不仅“缺美元”,连“挣美元”也是困难重重。很多国家出现了社会危机、债务危机,还要承受输入型通胀的痛苦。如埃及,今年5月数据显示,埃及通胀率已达40.3%,为2011年来最高,今年前5个月平均核心通胀率为37.98%,埃及人主食小麦的价格翻了一倍有余。

这些受影响国家百姓具体感受如何,笔者没有经过实地调研,没有太多发言权,但是任谁都不会愿意自己的生活规律无端被外来因素干扰、影响,尤其是影响者远隔重洋,还是以生活质量高而著称的美国。

因此,在美元基础上寻找一种替代货币,至少是部分替代美元国际货币是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南方发展中国家形成的一种默契,一种共识。在这个前提下,选择什么货币作为替代,作为补充,是要经过长期摸索、总结的。世界由单级向多极格局转化过程中,必然由短暂的无序再次走向有序,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的、非人力干预的过程,只有在经历过不断地试错后,才会逐渐恢复到平稳有序。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崛起,是全球格局转化的体现之一,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因此,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是中国追求多极世界必须迈过去的坎,正如西方谚语所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再次,在中国产业转型过程中,中国制造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产品用户需求,人民币国际需求也会由“必要”转向“必需”,市场将赋予人民币应有的价值。

我国去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7.3万亿元,全球占比比重超过30%,以高于全球同期工业增长值3倍多的比例领跑世界,并且这一纪录已经连续保持13年。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是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多国政府经济战略顾问高国潮教授认为,这些真实世界里的数据,最终将决定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到底价值几何。

中国自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在这个位置上牢牢占据十多年,说明我们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是扎实的,连续的。我们通过承接低端制造、来料加工等行业,完成了财富的积累,是始终处于制造低端产品必定会制约我国的高质量发展,从上文所引述越南2023年一季度外贸数据可以推己及人,这种发展模式不是长远之计。

自2015年国务院签批《中国制造2025》十年行动纲领以来,就把“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作为当前阶段的发展目标。十余年来,中国始终贯彻这一策略,在多个既定目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信息技术、机器人应用、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新能源、电力、农机、新材料、生物医学等十大领域均取得不菲成绩,成为世界行业标杆。中国的高铁,空间站,光伏等产业均位于世界前列。202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为107万辆,同比增长58.1%。而日本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同期汽车出口量为95万辆,同比增长近6%,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承建的铁路基建项目遍布亚、欧、非三大洲,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都以中国技术为标准设计建造;作为全球唯一独立拥有空间站的国家,首批16受邀开放空间站国家中,不乏德、法、日等西方科技发达国家代表;船舶制造,光伏新能源领域更是一骑绝尘。

占据科技高地的好处是,像对美欧等国抱怨中国空间站只采用中文操作界面嗤之以鼻一样,我们可以主导一个领域标准地制定,并让这个标准以维护中国利益为优先事项。

美国今天能站在产业链的顶端,分走行业最大利润,靠的就是从二十世纪开始,每次技术革命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列,通过技术实现垄断,榨取最大价值,我们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只不过是摸着美国过河,充分利用美国制定的规则来进行竞争。当中国主导的科技领域达到一定程度时,人民币必将体现其真正价值。

综上所述,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多国政府经济战略顾问高国潮教授认为,只要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出现大变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将局限于市场技术层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将回归到它原本应有的位置。

Tags:高国潮 人民币 价值 体现 世界 多极 格局 走向 一个 同步 过程 发布者:luzf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个个健助力德清县第二十届男子篮..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