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库一单+三色预警”,推动基层监管提质增效
为破解基层市场监管“人少事多、信息分散、整改乏力”难题,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窑头分局积极探索精准监管模式,创新建立“一库一单+三色预警”监管机制,实现监管底数清、方向准、预警早、处置快的闭环管理,推动基层监管由“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 建好数据库,实现底数清、情况明 为实现执法行为可查证、问题线索可追踪、监管责任可溯源,建立动态数据库,形成电子档案,通过动态记录,让日常监管有据可依、有迹可循。一是双轨采集保真实,线上依托江西省云服务平台及行政审批系统,获取导出登记信息、许可资质等基础数据,线下组织执法人员分区域进行摸排,逐户核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337家市场主体证照资质、从业人员健康状态,补充线上盲区数据、修正偏差数据200余条,为精准监管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动态更新保鲜活,建立“检查即录入”机制,建立“基础信息+动态监管+风险预警”三层电子档案模板,涵盖证照资质、检查记录、抽检结果、行政处罚等项目指标,将检查记录、整改情况等实时归集,执法人员在检查结束后24小时内,通过超链接方式将现场检查照片及相关文书嵌入电子台账,实行“一企一档、动态更新”,市场主体信息随时可查,一目了然,确保每一条监管数据真实鲜活,可追溯、可验证。
用好检查单,确保方向准、监管实 针对监管对象点多面广难题,为杜绝“该查未查”的监管盲区,有效解决监管中存在的重点不突出、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建立“1+N”检查清单,监管资源精准投放,确保监管靶向始终对准风险点。一是重点事项标准化,聚焦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四大领域,对标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分类制定一套《基础检查清单》,明确重点检查内容、检查频次要求等基础检查项,如:食品领域重点检查经营许可、人员健康证明、“三防”设施、进货查验等核心内容;药品领域突出GSP落实情况、执业药师在岗、贮存养护等关键指标;特种设备领域严查使用登记、定期检验、作业人员持证等基本要求;重点工业产品领域紧盯生产许可、强制认证、执行标准等重点环节。二是靶向调整动态化,在基础检查事项外设立N项动态检查项目,根据季节特点适时调整检查重点,如夏季增加冷链食品检查、冬季着重检查电取暖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动态优化检查事项,如在春节等消费旺季强化价格公示,开学季强化学生用品质量安全;配合专项整治行动灵活调整检查内容,如“四小行业”治理、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确保与上级部署的重点工作同频共振,有效提升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三色标,做到预警早、处置快 为破解整改难,易反弹的顽疾,建立“三色预警+分级处置”机制,实现风险早发现、问题快处置。一是三色预警精准施策,根据检查结果,结合行业固有风险、隐患严重程度,对市场主体实施绿黄红三色标识预警。绿色:无重大隐患,低风险,实行“无事不扰”;黄色:存在一般问题,有风险,责令限期改正并“复检销号”;红色:存在重大违法行为,高风险,纳入“重点监管库”,依法严肃处置并跟踪整改。2025年以来,对存在一般问题的25户市场主体予以黄色预警,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通过提供50余项整改指导意见、专人指导等方式开展“帮扶式”监管,并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对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的4户市场主体予以红色预警,触发“重点监管”,指定专人全程跟踪督办,确保重大隐患100%整改消除。二是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建立安全问题库,梳理校园食品、药品储存不规范等共性问题7类,制作《常见问题整改指南》。今年以来,针对高频隐患开展行业警示约谈4次,推动辖区市场主体自查自纠问题40余项,实现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同类问题重复发生率同比下降45%,市场主体合规意识明显增强,市场监管效能持续提升。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刘伟丹、刘玲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