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审议 张天任代表三年前议案“落地开花”
长期关注生态环境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2021年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的议案》,迎来重大进展。近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迈入新阶段。
张天任代表参加全国两会 新华社报道,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是通过对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系统规范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是一项立法系统工程。 早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张天任代表就领衔提交议案,呼吁编纂《生态环境法典》。 他在提交的议案中指出,《民法典》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法典化时代,为其他领域的法典编纂提供了宝贵经验。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整合生态环境领域的系列立法,不仅可以解决目前环境立法的滞后性、碎片化、立法空白等问题,还能更好地统筹和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张天任代表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的议案 张天任代表在议案中写道,“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的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牵头,早日将《生态环境法典》列入立法规划,展开立法研究,启动编纂工作。”他还就生态环境法典的指导思想、立法原则和编纂体例,提出了具体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2023年起启动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工作,并将编纂法典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经过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
《中国环境报》的报道 目前,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13日。 张天任表示,“作为我国第二部综合性法典,生态环境法典意义重大,不仅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加体系化的法治保障,更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从‘法制完善’迈向‘制度定型’的关键跨越。“ 作为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代表累计立法议案和建议300余件,这些建议案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回应,一些立法议案如制订《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已经转化为国家立法,或进入立法程序,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担当与成效。(田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