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创无止境,情定江城
2020-04-02 14:01:24 来源: 浏览:261

他在武汉工作十年,在创造四项“世界之最”的汉秀剧场等多座武汉地标建筑里,都烙印着他奋斗的足迹。他叫徐小洋,中建二局援建雷神山医院临时指挥部副指挥长、华东公司湖北分公司总工程师。多年来,他带领的徐小洋职工创新工作室“转战”于城市各大标志性建筑间,创造专利数十项。

image.png

自我加压,细部处理保障密闭

2月3日,雷神山援建的消息传来,徐小洋迅速报名“请战”。他说,“如果不去,我会后悔一辈子,我必须到雷神山上去,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和他一起同行的,还有徐小洋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在雷神山医院争分夺秒建设的紧张时刻,徐小洋为工作室成员“再加压”——原本板材之间的缝隙,经过打胶,已经密实,但徐小洋觉得还不够,提出要添加更多步骤,增添多重保障。而这,是原本设计中没有的工序。

徐小洋说,“既然把雷神山的这片区域交到了我们手上,我们就要让它经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对得起祖国的信任!”徐小洋的“较真”不是没有原由。因为传染病房建设最怕病房内带病毒的空气会泄露出去,所以都建成了负压病房。病房里面的气压要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就对房间的“密闭性”提出了超高要求。

经过实践,徐小洋职工创新工作室针对病房漏风点梳理了一套“五封法”,对板材之间、板材与框架之间、框架与框架之间、管线周边、门窗周边可能存在的漏风点进行更为周密的封堵,这套工作室“独创”的密闭办法,在整个雷神山医院各建设区域得到推广实施。

为了加快进度,工作室还创造了“三不合作免返工法”,即针对土建和机电交叉合作,导致返工的情况,做到工作交接到位、管线外漏提示、专人留守协助。土建和机电安装人员“抱团施工”,但凡机电安装涉及到墙板拆除等情况时,土建人员就可以立即修复。

2月4日凌晨3点,组织援建团队集结雷神山待命。2月5日,室内支架安装,2月6日,病房电气、水电安装,2月7日,墙板封闭打胶、顶棚吊顶打胶……作为根据协调需要而入场最晚的一支临时“作战”部队,中建二局与其他团队一起,同步完成建设任务,创下了施工效率与质量“双高”的佳话。

交付当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医院的代表看到病房时,不禁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从网上看知道你们做得好,但没想到你们能做这么好!”

四项“世界之最”,情定“红灯笼”

2012年8月,徐小洋职工创新工作室迎来一个挑战性工程——武汉秀场。该项目是国内第一座大型水秀表演剧场,结构小而复杂。地下四层,最深处达32米;地下室结构复杂,包括一个超大异形架空水池,内部结构还有各类超大弧形梁、多角度的斜抛撑、超重精密埋件、超高单片弧形独立柱;屋顶采用大跨度钢结构桁架屋盖,外部设置世界唯一的可自由移动的柱状环网索幕墙结构(又称外轮辐)等等,该项目施工组织难,技术难度大。

在项目开工之初,工作室提出了课题《水秀表演剧场综合施工技术》,对整个项目的技术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并联合高校和中建集团技术中心等技术精英团队,共同对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根据研究讨论的结果,编写并获批了包括《精密埋件安装专项方案》、《表演水池施工专项方案》、《钢屋盖整体提升专项方案》、《外轮辐安装专项方案》等各类针对项目具体难题的施工方案,指导现场施工,确保了现场生产的圆满完成。

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徐小洋创新工作室成员发表了《超高钢管混凝土导管法一次灌注技术》等十余篇论文,申请了各类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共计十项,总结形成一项北京市工法、一项国家级工法。

课题经周绪红、肖绪文两位院士带队的专家组评定,课题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两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徐小洋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中国建筑施工优秀项目总工程师等荣誉称号。

创新再出发,筑就“精武”新高度

2017年12月,徐小洋职工创新工作室向超高层建筑发起挑战。精武路超高层塔楼最大高度330m,从进场之日起,徐小洋职工创新工作室就组织专家对超高层塔楼重难点进行剖析,对塔吊等大型方案进行会审。

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难度也在逐渐增高。项目施工至60层,大概280米高度时,由于外框结构没有楼承板,此时如何浇筑钢管混凝土成为难题。塔楼外框为18根方钢管混凝土柱,砼浇筑后,钢管内混凝土的密实度是保证钢管混凝土柱质量的一项重点。

徐小洋职工创新工作室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从280米往上,采用顶升法,一次性将混凝土顶升40米?这一提升所克服的重力大致相当于一次性将100辆小汽车抬高40米,在280米高空上演万吨“举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一高度和重量级的混凝土泵送在国内尚未有先例,项目部试验操作具有“开先河”的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一个名为“高性能组合结构建筑建造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的攻关课题,也在徐小洋和技术团队手中逐步诞生,这一课题已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课题”,并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示范项目。与现行组合结构建造模式相比,该课题所倡导的组合结构建造一体化设计,将大大提高组合结构建筑建造的信息化、一体化水平,减少周期、人员消耗和材料损耗,从而实现高性能组合结构建筑绿色建造的目的。

创无止境,翻越一个又一个技术高峰,徐小洋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初心始终未变——“让建筑经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郝帅 胡珍艳)

Tags:无止境 江城 发布者:小军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创无止境,让建筑经得住检验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