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网红报道的内与外:大象到底可不可爱?
2021-09-27 17:11:10 来源: 浏览:244

8月10日,14头亚洲象缓缓走过云南省老213国道的元江桥,跨过了它们南归过程中的最大阻碍,宣告着一场持续17个月、一度迁徙近500公里的“北迁之旅”,暂时告一段落。

8月9日,北迁象群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境内。|图源:新华网

这群北迁几近昆明的象群,无疑在2021年的夏天,引起了人们对于野生亚洲象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在新闻直播中“追象”,并对其种种行为表示“喜闻乐见”。

微博上,象群北迁新闻中的评论。|图源:新浪微博

事实上,亚洲象北迁现象由来已久,并间接造就了如今云南多地的“人象混居”现象。而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出门就能看象”,似乎并不浪漫——由于生活区域重叠,多地“人象冲突”问题频发。其中,就包括了“常驻”着40余头野象的大树脚村。在这里,象群一年停留时间长达八个月。

因为大象,当地村民蒙受了不少经济损失。比如,村里经营农家乐的杨姐说:“我种了 10 亩南瓜,但是就没有收(到)。就收了一点点自己吃的,其它都被大象给损坏了。”

大树脚村的象群。|图源:中南屋

相比于经济损失,更棘手的往往是野象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此,村民杨大哥就说:“(大象)对人身安全有威胁的时候,(我)就比较反感。其他的时候,比如说伤害那种地啊,经济损失、钱都还好。”

大象北迁,可能并不“美好”——而这一事实却并不为大多数网民所了解。如若放下手机,不难发现,在网络新闻和舆论的另一面,人象关系似乎并不只有“和谐”。

网民 VS. 村民:野象认知差几何?

对于大象,村民深受其“害”,而网民则所知甚少:既不熟悉大象,又不了解与大象共处的村民们所面临的境遇。

一方面,就大象本身而言,与其共处的村民更加熟悉其个体特征。比如,就食性而言,大树脚村的王大哥说:“大象嘛,最喜欢吃玉米和水稻,其它我们种的庄稼也吃,就是不吃辣椒和茶叶。”与王大哥类似,在当地,几乎没有村民不熟悉大象的食性——毕竟几乎每家的农作物都曾经被象群“扫荡”过。

在大树脚村,大象留下的痕迹|图源:中南屋

而网民的情况则与此不同——几乎没有网民足够了解大象的食性。据调查问卷,约两成的网民错选了大象的饮食偏好:6.82%的网民以为大象吃茶叶、5.11%的网民认为大象吃辣椒、7.95%网民相信大象不吃农作物;另外,大象偏好的芒果、水稻等,则有约七成以上的网民漏选。错选、漏选比例之高,无疑说明大多数网民对野象的了解程度非常有限。

网民关于大象食性了解的情况。|图源:调查问卷

与食性类似,网民和村民对大象攻击性的了解也存在较大偏差。

就村民而言,其绝大多数认为大象对人很危险、甚至可能伤人。例如,在大树脚村开超市的石大姐就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一周前的早上八点半,她在家门口的空地上洗碗,突然听到老人大喊“大象来了”!而她走到路上一看,大象已经快到家门口了。“可以说是,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跑上楼了。”

实际上,在大树脚村,很多村民都与石大姐有相似经历,也深谙野象的危险性之高。也因此,当谈及“遇到野象怎么办”时,几乎所有村民都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跑!”

而几乎截然相反的是,近一半的(46.17%)网民意识不到野象的攻击性,或认为“遇到可以装死”。更夸张的是,甚至有小部分人(4.53%)认为大象很温顺,野外碰见时可以上前抚摸。

网民关于“在野外遇到大象怎么办”的选择。|图源:调查问卷

而另一方面,针对“人类与大象长期共处,到底意味着什么”——网民们也不够了解。从现实来看,在人象长期共处的村庄,情况往往不容乐观。

首先,大象造成的经济损失几乎无法避免。大象不仅会吃掉农作物,其所踩踏过的田地也需要重新翻过后才能继续耕种;加之,大象时不时还会进入居民家中,损坏门窗、庭院等。

而如果财产损失尚为“身外之物”、且还能得到保险公司一定补偿,那么村民所面临的人身安全问题,则更让人提心吊胆。例如,村里的陶医生说: “群象不会追人,但独象非常危险。比如那头‘左断牙’,见着人就追,会伤人的。”不难发现,在村民们眼中,大象是他们生活的“入侵者”,人象关系并不总是很友好。

然而,与关注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的村民不同,近四成(38.35%)的网民仅简单地以为“大象和人可以共同生活”,忽略了“人和象相互伤害”的可能性。网民这样的选择,自然也意味着其忽视了村民目前正身处的困境。

网民们所认为的大象与人类之间应当有的关系。|图源:调查问卷

认知差距,从何而来?

是否熟悉大象、是否意识到人象共居的困难,是村民和网民认知差别的主要特征。究其原因,离不开两者信息源的不同,以及新闻报道所具有的偏向性。

首先,村民和网民对大象认知的不同,很大程度上由于两者了解大象渠道的不同。问卷调查显示,近七成的网民通过纪录片(72.16%)和动物园景区(73.01%)来了解大象,并有近五成(54.26%)以新闻报道来了解大象。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约一成(11.65%)网民在生活与大象有接触,并以此认识大象。

关于网民了解大象的途径。|图源:调查问卷

然而,无论是纪录片、动物园景区,还是新闻报道,距呈现人象共处的真实状态都有些距离:动物园中的大象大多并非野生象、新闻报道常不全面,而关于的大象纪录片则更是良莠不齐。

与此相反,与大象“共居一地”的村民们,往往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来了解大象:大象什么时候出来觅食、在田地里吃什么、遇到村民有何反应……在大树脚村,自从象群在此常驻后,几乎每家农田都曾被象群光顾过;而部分生活在道路附近的农户,更是经常被大象“登门拜访”。村民们由于获得了大象生活的“一手信息”、未曾经过其他渠道“加工”,因此其所认识到的大象,也远比网民更加真实。

此外,与大象生活中的接触,很有可能重塑人们对于大象的看法。比如,在大象刚刚来到大树脚村时,很多村民同样对其充满好奇。村民马大爷就表示,村里的一些人曾一起“相约骑摩托车去看大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象群在村里愈发“肆无忌惮”,很快村民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当谈及现在对于大象的看法时,马大爷直言:“不可爱,没有好处。”实际上,就在今年三月份,马大爷家种的牛草和玉米再次被象群“扫荡”了。

被大象“扫荡”过的玉米地。|图源:中南屋

而正是因为缺乏直接接触的经验,很大一部分网民没有关注到“与象共居”的村民所面临的困难,也很难意识到大象的潜在攻击性。比如,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表明,超过六成(61.65%)受访者意识不到大象带来的危害。其中,有30.97%的网民认为“由于大象,村民生活会变得更有趣”;还有21.59%的网民则认为,人象混居现象“比较少见”。

网民对于人象混居现象的态度。|图源:调查问卷

除了缺乏实际接触经验外,村民和网民对大象认知的不同,也因为——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往往只呈现了部分事实。

翻阅关于大象的新闻,不难发现,其大多都着重于呈现大象的“可爱”、“憨厚”,而忽视了大象对人的潜在危险性。例如,在一则报道独象过普洱边检站的新闻中,其相关视频的背景音乐节奏轻快,尤其强调独象“调皮地”顺走了一只锥桶;而至于大象进入检查站时,工作人员如何驱散附近群众,新闻则所提甚少。

相关新闻内容。|图源:网络

类似新闻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对于大多数受众来说,其关心的仅是“大象如何可爱”而已。来自西双版纳野象谷的工作人员刘老师就分享了这样一段经历:在他主持的一场线上直播中,本有四五千人观看;而当他开始讲述大象的生活习性时,几分钟之内便少了几百人。可以看出,来看直播的网友们更多是为了看大象的“可爱”与“调皮”,而不是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大象。

因此,与偏向性报道相伴随的,自然是更多网民对大象的片面认知。调查问卷显示,接近八成(78.98%)网民认为大象友善、可爱,而认为其危险的则只占少数。

认知差距,有何影响?

看不到大象危险性、意识不到人象冲突的严峻性……网民对于野象的认知偏差,实际上无助于缓解人象冲突。

其原因在于:如果越来越多的网民只关心大象如何“可爱”,那么追逐浏览量和热度的媒体平台,自然会对人象冲突的话题敬而远之。于是,在此大环境中,处在人象混居地带的村民们,便会进一步处于“被迫失语”的状态中;若想要争取关注、获得外界支持,只会越发困难重重。

大树脚村的野象。|图源:中南屋

关注的重要性非同小可。因为人象冲突的缓解离不开外界的支持,而外界的支持则依托于社会的关注。如果绝大部分网民误解了人象关系,忽略了在二者接触中,人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那么对于受到人象冲突影响的村民们来说,若要筹集资源,则会面临诸多阻碍。

不过,近期情况正在好转。随着亚洲象北迁昆明事件的影响力扩大,“人象冲突”这个鲜为人知的概念,终于也在缓缓“出圈”。在自媒体上,“可爱”逐渐不再是大象唯一的代名词;在人象冲突的相关报道之下,网民们也在评论区积极探讨着解决方案。

正如野象谷的刘老师所说,未来我们希望“所有人能比较理性的看问题”。不仅如此,我们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了解到大树脚村所面临的人象冲突问题。就像联合国和平大使珍·古道尔博士所说:“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作者:刘晨希,王昭晨,虞婷婷,包容)

Tags:报道 大象 到底 可不 可爱 发布者:晨晨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国庆长假在即,早泄问题一触即发..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