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铁路电务战线上的青春之歌
青春的风景是多彩的,诗人说,“青春是金秋田野上的一株红枫。”作家说,“青春是一条奔腾的河流,流淌着快乐与酸涩。”历史学家说,“青春是历史车轮上的零部件,默默无声、却又留下了清晰的辙迹。”但对于中铁二十五局电务公司的单志伟来说,青春是一首执着进取的奋斗之歌。 2011年,单志伟初入公司,分配至该公司电气化工程项目部,项目领导问他愿意留在项目部还是施工一线,单志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工班一线。他说,实践出真知,青春的舞台在工地一线更会大有作为。
图为:单志伟(中)与项目团队讨论施工方案 一线的生活充满了苦和累,作为工班技术员,单志伟白天出工做事,参与到基坑开挖、浇筑,支柱组立、整正,腕臂安装、试用等各项施工中去,晚上回来也闲不着,还要学习熟悉与接触网相关的专业知识……那一年,白天陪伴他的是晴天的烈日骄阳,晚上相伴的是深夜的灯火星辰。 实践是最好的磨刀石,正是靠着一股坚忍不拔的精神,单志伟成长进步很快,一年后,他回到项目工程部,从事接触网专业的技术管理工作,针对腕臂安装工序效率低下的问题单志伟与项目总工合力开展技术攻关,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试验改良,他们将当时腕臂安装的“四绳法”改为“一绳一丝法”,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这项工法也荣获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首届“十大金点子”二等奖。 在一般人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寂寞的工地,枯燥的技术数据,都是那么无聊。但单志伟把作业一线当成了自己的舞台,他喜欢听工地机械的轰鸣,而那些经过他手完成的一道道工序,好像闪光的音符。
图为:该项目电气化专业硬横梁吊装作业 2017年,广深线更换复合绝缘子工程开工,全线1378根绝缘子需要更换,这对首次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单志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南方的雨季来得早,雨量大,他知道想要完成此项任务必须在2018年雨季来临前完成施工,这对本来就紧张的工期无疑是釜底抽薪,如何提高既有线施工每个天窗点的工效成为他需要攻克的“拦路虎”。 在认真分析形势任务和现场状况后,他迎难而上,决定从技术创新入手。针对施工过程中传统工艺效率低下的问题,他带头成立了QC小组,带领技术团队积极进行技术攻关,在两个多周的时间里,他全程跟踪施工作业,在实践中探索改进,终于研发出“轨行简易平板车”,此项发明成功将绝缘子更换量从每个天窗点25根,大幅提升到46根,该工程最终一次性零缺陷通过验收,并创造效益20万元以上。其撰写的《提高既有城际铁路接触网绝缘子更换施工效率》也荣获广东省2019年度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
图为:广深线电气化专业施工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栉风沐雨,铁道兵前无困难”,这是我们铁建人对祖国的承诺,也是我们中铁二十五局电务青年对企业的承诺。2018年9月16日,受强台风“山竹”的影响,广深线多个站点出现接触网、承力索断线等险情。面对险情,单志伟立即组织接触网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携带抢险料具与供电段工作人员一起冒着大风暴雨进行抢修施工,经过历时10个多小时的积极奋战,于9月17日上午圆满完成了此次抢险任务,顺利送电。同时,此次应急抢险还受到深圳供电段的通报表扬。 作为青年榜样,单志伟付出了很多。但每每说到自己的贡献,他总是谦虚地说:“是组织上培养了我,我干的都是自己应该干的工作,尽的都是自己必须尽的责任。”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在中铁二十五局电务公司,一大批像单志伟这样的电务青年们已经茁壮成长,他们以勤劳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谱写出一曲曲青春赞歌,成为引领企业改革攻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青年标兵和时代模范。(文/付晶晶 程诚 王铭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