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北交所上会:海圣医疗11月7日迎审核 产能与研发成关键看点
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将于11月7日(周五)接受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议,冲刺北交所上市。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公司深耕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领域二十余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拥有授权专利63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核心技术覆盖有创血压传感器封装、生物电信号获取、导管粘接定量控制等14项关键技术,为产品矩阵构筑了较强的技术护城河。
二轮问询中,产能消化能力成为监管关注重点。公司在回复中披露,报告期内主要产品产销率保持稳健:2022-2024年度,麻醉类医疗器械产销率分别为89.87%、99.60%、94.11%,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产销率分别为92.78%、100.62%、96.46%;2025年上半年,监护类医疗器械产销率达120.63%,主要系合理消化前期库存。同时,公司通过“以销定产+安全库存”结合的生产模式,根据下游订单及市场需求预测动态调整产能规划,保障产销平衡,有效应对市场波动。 研发投入方面,招股书显示,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6%、5.92%、5.32%和5.55%,持续投入麻醉深度监护仪、血流动力学监护仪等创新产品研发,且在研产品均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方向。本次募集资金中,13,897.30万元将用于研发检测中心项目,计划购置先进研发软硬件设备、引进高端技术人才,进一步提升技术转化能力。 依托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海圣医疗在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领域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与产能管理的精细化运作,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募集资金投向的研发检测中心项目,更将助力公司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拓展产品边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