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2.8万人抢报!这些院校年年挤破头!
2025-08-12 11:18:28 来源: 浏览:21

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8月即将过半,暑假快结束了!

因为离26考研报名还有一段时间,部分同学虽然备考,但目标院校/专业还没有完全确定。

很多人在考研之前都抱着“考研不考985和211不如不考“的看法,但其实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公,向来都是“学历>学校“。

并且,从最近几年考研报考数据就可以看出,某些顶尖名校的考研报名人数有着明显的下降,超过3万人报名的高校更是凤毛麟角(25考研暂无),而“双非”院校却在异军突起。

具体情况如何?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希望能给大家择校提供一些帮助~

考研“重灾区”院校

有一些考研院校,可以说是“年年挤破头”,报考人数直逼3w,堪称“卷王中的战斗机”!比如说

河南大学

说到报考人数哪省强,河南那是常年榜上有名!

而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属高校之一,学科门类齐全,自然成了考研人的热门选择之一:25年报考人数超清北,以2.8万人拿下top1。

 

图片

 

南京大学

南大素有“江苏地区最强985”的称号,拥有8个顶尖学科,其中天文学排名全国第一名。

且今年复试也算是“小出圈”了一把,环境学院复试搞起了“复活赛”:将综合面试分为一面和二面,一面每组最后一名淘汰,每组倒数第二名到倒数第六名加试二面。

 

图片

 

北京大学

北大作为中国顶尖高等学府之一,其实报考热度可想而知。

25考研共有近2.7万名考生报考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线也依旧水涨船高,大部分专业公共课单科线50分、专业课90分。

 

图片

 

暨南大学

位于沿海一线城市的暨南大学,自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提升,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报考热度上涨。

25考研共有22171人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其中金融、新传、计算机技术、工商管理等专业常年备受青睐,报考人数均超过1000人,平均报录比维持在10:1左右;此外,会计、公共管理等专业也热度不减,报考人数纷纷突破500人。

 

图片

 

深圳大学

深大一直被称为是最有实力的“双非”!奖助体系也十分完善。2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1864人。

 

图片

 

此外,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均有2万余名考生报考,近2万名考生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其它报考人数超过1W的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共有近1.8万名考生报考;

同济大学:近1.7万名考生报考同济大学;

山西大学:今年共有1.6万余名考生报考山西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近15000名考生报考;

天津大学:今年共有近1.4万考生报考;

北京工业大学:今年共有1.3万余名考生;

江西师范大学:2025研考共有12806人报考;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今年全国共有1万余名考生报考;

天津师范大学:25年共11064人报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今年报考广外考生为10819人;

25考研院校报考趋势

整体来看,985、211高校仍为报考热门院校,但报考人数增长停滞,一些热门“双非”反而得到了考生们的青睐。

但需要注意,***名校越来越卷的趋势依然存在。

有调查显示:考研目前的现状是报名的学生有80%来自双非院校,但是选择的目标院校有70%都是985、211院校,竞争压力巨大。现实却是这些院校的招生人数比例只有45%,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考生,会在漫长的备考之后,被这些院校刷掉(就是这么残酷)。以高考为例,能考上985、211大学的考生,确实都是学霸级别。来看看全国平均数据:

 

图片

 

985平均录取率:1.62%

 

图片

 

211平均录取率:5.01%

考研也是如此,越知名的大学,竞争越大,录取比例越低。有网友表示:考研出分后已经刷掉了大部分考生,真正能***985、211高校的考生基本上处在金字塔塔尖了,有些专业几乎是万里挑一。再去掉各校的保研、推免名额,实际录取率必然会更低。

 

图片

 

*图源网络

都说考研是场信息战,甚至选择大于努力。

不可否认,以上的客观情况的确存在。但是,如果在择校时有更深入地了解,就会发现其实有些双非院校性价比很不错,社会认可度也不低。

虽然考研人数下降,但是***名额还是僧多粥少。

当然,小编还要补充的是院校公布的报考人数,并不等于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

每年都会有一部分考生因为各种原因缺考或弃考,所以大家不要因院校公布的报考人数而紧张,仅作参考就好啦~

报考人数的参考意义

报考人数的公布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在考研竞争、专业选择、备考策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1 评估竞争激烈程度

对于考生而言,如果报考人数更多,理论上意味着竞争压力更大。

比如某热门专业招生名额为50人,若报考人数是500人,竞争比例就是 10:1;若报考人数只有200人,竞争比例则为4:1。考生可以据此判断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难度,从而更合理地制定复习计划,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

Ps.如果院校公布报录数据的话,一般在该校研究生官网就可以检索到。

 

图片

 

*以兰州大学研究生官网为例

02 分析专业趋势

从考生角度来看,报考人数的变化可以反映不同专业的热度趋势。

如果一个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可能意味着该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学术研究价值高或者社会需求大。

例如,近年来计算机相关专业报考人数持续上升,是因为该领域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就业机会多。相反,报考人数减少的专业可能面临就业困难或学科发展瓶颈等问题。

大家可以参考这些趋势来选择更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比如,之前橙酱就介绍过近几年的红绿牌专业,都就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图片

 

*近五年红牌专业

对于教育部门和高校,专业报考人数的增减是调整学科建设方向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对于热门专业可以适当增加师资、教学设施等资源投入,对于冷门专业则可以考虑改革课程设置或调整招生计划。

03 指导院校选择

考生可以根据报考人数来选择合适的院校。

一些院校可能整体实力很强,但某个专业的报考人数过多,竞争激烈;而另一些院校虽然综合排名稍低,但该专业的报考人数较少,录取机会相对较大。

例如,某些非 “双一流” 院校的特色专业,可能因为宣传不足等原因报考人数不多,但教学质量和就业情况都不错。了解报考人数可以帮助考生挖掘这些性价比高的院校和专业。

例如,在学科评估中,不乏一些获评A+的非“双一流”高校专业,为更多高校下好学生就业“先手棋”提供借鉴与参考。

 

图片

 

 

对于高校来说,报考人数的差异可以促使其分析自身在招生宣传、学科优势展现等方面的情况,与其他院校进行对比,改进招生工作,提升学校的吸引力。

小编强调一下:大家不要被一些院校较高的报考总人数吓到,一定要去查看自己专业的情况。

Tags: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荣耀加冕!康婷集团跻身2025年天..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