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以中国式宏观经济治理经验,引领新时代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1-23 09:23:44 来源: 浏览: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宏观经济治理功不可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服务于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宏观经济治理,既有世界各国共同的特征,同样也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从经济治理共性来看,我国始终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进行合理的折衷与平衡,以合适的程度和恰当的策略发展一种“混合经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都在一定时期保持相对稳定,在关键时期进行转型创新,以法治化维护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相对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治理大致经历了从1978年至1996年的第一阶段,1997年至2012年的第二阶段,2013年至今的第三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第一阶段经历着经济发展的创新转型期,即“计划”逐步分化和消解,成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形成计划、财政和金融三位一体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第二阶段经历着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相对稳定期,即市场化调控手段的频繁使用,“一刀切”的行政调控手段不复存在;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建设和发展理念,开始着伟大变革,即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改革等,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转变体现出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自信,即宏观经济治理更具多元化特征,即中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与超长期目标一起,形成多层次的经济目标体系;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位一体的经济政策思路;强调系统观念,坚定系统思维,以系统论推进经济治理。

总结我国宏观经济治理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可以看到,最重要的两条:即尊重经济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因时而变,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框架;尊重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因地制宜,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特色。

从当前内部环境来看,我国正经历着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外部冲击频发的叠加阶段;从当前外部环境来看,世界面临着局部冲突和动荡、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经济问题加剧的大考验。在这一特殊发展阶段与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新任务。新疆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地带,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桥头堡作用,其要素禀赋映射出强大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自身区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看,新疆面临新机遇,应有新作为,即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治理经验的运用,探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疆篇章的崭新呈现。

坚定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动摇。百年来有效的经济建设经验在历届领导集体之间得以传承和发展,这种独特的政治结构助推中国经济发展具备西方国家所缺失的经济理念延续性。推进新时代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有力地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对新疆经济工作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与定力,统一方向,形成共识,增强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性、协调性和权威性。各级党委与地方部门统筹协调,上下贯通,执行一致,紧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聚焦经济发展的难点与堵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科学精准施策。

坚持经济发展为人民的根本立场不动摇。始终旗帜鲜明地服务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供给结构,完善供给质量;完善市场环境,着力保障民营企业的关键地位,消除民营企业面临的“特别性经济歧视”,促进市场竞争基础条件的平等,助力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过渡,形成从非均衡发展转向平等竞争的氛围,推动效率竞争的稳步实现;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以思想政治为引领,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关爱,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实干精神,完善企业家队伍培养机制,支持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推动创新创业者和优质企业脱颖而出。

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不动摇。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202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稳中求进是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也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总基调,“稳”的重点在于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总态势不变,保证就业稳定,物价无大幅度波动,金融等领域无系统性风险;“进”是在“稳”的基础上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即全面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稳”和“进”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正确处理“稳”与“进”的关系,实现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三者有机统一,推动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新台阶。

宏观政策要稳。把经济稳定作为首要目标,避免市场主体的未来预期受影响,减少短期扭曲行为。调控方向上,相机抉择,逆风而动,要雪中送炭,避免雪上加霜。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对社会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中央批准成立新疆自贸试验区,在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下,要及时制定一揽子创新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营商服务,真正做到“雪中送碳”。调控力度上,把握分寸与尺度,避免“过犹不及”与“意犹未尽”。各级政府的调控部门把产业政策、资本管制、金融监管、砍投资、砍项目等行政化控制手段对稳定经济运行发挥正向作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紧迫性、普遍性问题,以熨平经济波动,实现金融稳定,把促进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作为首要目标。

微观政策要活。即放活微观政策,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双向促进作用,促进新结构经济样态的培育。提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精准性,建设好“发展规划、财政、货币”三位一体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制度优势,处理好三者协调配合的关系,统一领导、协调各部门的政策目标,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作用,放大政策措施的调控力度,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联动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减轻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促进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向前良好发展。

社会政策要托底。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需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加强大数据经济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实现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提升经济社会风险防范能力,守住防范重大风险底线,提高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宏观经济的“稳”和微观经济的“活”创造条件。

坚持紧贴国家发展战略,培育壮大自身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加强东西合作,吸引东部投资,推进科技创新,补齐科技短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后发优势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效能,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就业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强化政府引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力,提高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重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民营企业融入到区域长期发展战略,围绕“八大产业集群”、“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经贸交流合作,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升级向西开放桥头堡。准确把握在“双循环”中的重要部位意义,把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实效,在“双循环”中寻找新的结合点,实现资源要素与资本要素的有效结合,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级。(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荷 宋新伟)

Tags:中国式 宏观经济 治理 经验 引领 新时代 新疆 经济 高质量 发展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 第三届中国进出口食品迎春年货节..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