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踏遍群山,归来仍是少年
2023-11-28 16:47:47 来源: 浏览:20

一个地质包、一顶徒步遮阳帽、一套“三大件”……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几件简单的装备,就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1984年仲立刚参加工作,在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地质六队)工作的39年间,他走过空旷的戈壁、苍凉的沙漠、辽阔的草原、磅礴的大山,每一次“旅行”都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然而,地质事业回馈给他的,不仅是激情满满的难忘记忆,还有遍布荆棘背后沉甸甸的丰硕成果。仲立刚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迅速成长为技术负责、部门负责人、副队长、总工程师,先后荣获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地质找矿先进个人、地质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省地矿局银发人才“立新功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奉献光与热

1984年,仲立刚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矿产地质专业,自此,仲立刚在地质六队开启了他的地质探矿寻宝之路。从那时起,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为国家找大矿、找好矿的理想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1986年,金刚石找矿确定为全国重点工程,我省将其纳入重要找矿远景区。此时,河南鹤壁市正好传出发现金刚石的含矿母岩——金伯利岩。看到这个消息仲立刚既激动又兴奋,鹤壁市距河北不足百里,按照理论研究成果,应该也存在类似地质条件。

在几万平方公里的远景区寻找直径只有几百米甚至几十米的岩体谈何容易?23岁的仲立刚身上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在1:5万地质填图项目中,他从不因病因事请假,白天上山跑路线,坚持做好每一张表格,每一次描述,每一回测量,回到驻地大家还要相互检查图件记录、整理资料。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当大家都准备休息时,他又开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归纳总结……

为了赶工期,项目组决定每天适当增加路线长度,仲立刚作为小组长,带头在增加路线长度的基础上又增加2公里,有时工作路线可达20余公里。早晨7点,他带领小组成员准时出发,晚上6点才能回到驻地。11个小时,仲立刚带领小组成员在太行山上,一步一步丈量,一锤一锤敲打。当时的涉县是全省有名的缺水区,当地村民生活用水全靠水窖存水,到了夏天水窖里蚊虫滋生。

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和他的同事们深深热爱着地质事业,只要一谈到地质,他们身上就充满着干劲儿。在项目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成功发现了金刚石的含矿母岩—金伯利岩。全国金刚石找矿工作会议召开,地质六队代表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并被河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原河北省地质局)授予“地质找矿先进集体”称号。

不给自己留遗憾

对于仲立刚而言,地质科学的世界是那样色彩斑斓、充满魅力。从那里,他看得到自己的梦想,听得到自己的期待,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几十年来,仲立刚一直从事地质找矿和地质科研工作。为了发现新的找矿线索,他翻山越岭,一天行走几十公里,风餐露宿,饿了啃干粮,渴了饮山泉,累了就坐在山石上休息片刻……对仲立刚来说,这些扎身“石海”,风吹日晒的野外生活,锻炼了意志,提升了科研水平,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唯一的一座大型金矿——河北石湖金矿,矿山开采周期不足五年,资源处于极度危机期,深部找矿、解决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成为地勘单位的当务之急。

矿山到底还有没有资源潜力?老矿山还能否继续生存?400余名矿工的生计能否保住?此时,仲立刚作为地质六队的总工程师,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而仲立刚没有丝毫的犹豫,他时刻不忘肩上扛得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带领技术人员潜心研究,成功申请石湖金矿接替资源勘查资源找矿专项工作。

在工作中,他坚持质量高于一切,尤其是野外的第一手资料是最重要的。他和年轻技术人员一起下矿井、钻坑道、翻岩心、看资料,无论是刮风、下雨、酷暑,都无法阻挡地质人工作的热情。从以往分析结果到现实矿体矿石矿物组合,从物探资料到化探成果,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仲立刚认为石湖金矿深部尚有可观黄金储量远景。历时5年,2000余个日夜奋战,最终,经坑道、钻探揭露控制,新增黄金资源储量10余吨,有效解决了矿山资源危机现状,丰硕的勘查成果使得这个老旧矿山重新焕发了青春。

在仲立刚的带领下,地质六队技术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任总工期间,共提交重要大型矿产地10处,中型矿产地20余处,中型贵金属矿产地3处;提交资源储量金20余吨、银800余吨、铁矿石1.4亿吨、碎云母1400余万吨,水泥灰岩8亿吨。石湖金矿接替资源勘查获全国危机矿山找矿先进集体,河北省非金属矿勘查获全国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仲立刚也先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撰写专著三部,发表代表性论文6篇。

我愿为地质事业坚守一生

他是一个执着的人,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说。“择一业,守一生。”仲立刚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把满腔热情化为实际行动,把实现人生的价值与地矿工作者的光荣使命紧密连在一起。

1990年初,地质行业进入低谷时期。由于地质工作费用不足,地质勘查工作规模日益缩小,导致地质工作难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大批地质队员转行、地质队转型。地质事业值不值得坚守、地勘单位出路在哪里?“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想办法融入到国家发展建设的主流之中。”仲立刚再一次做出坚定的选择。

在当时,基础设施、高层建筑在国内尤其是北方才刚刚起步,地基处理、深基坑开挖技术尚不成熟,传统技术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地下岩土工程是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面临的一项难题。“地下岩土工程和地质有相似之处,能否把地质技术解决地下问题的优势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仲立刚怀揣着这个想法,积极向行业内外的专家请教,最终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岩土工程与矿产地质是不同专业,解决岩土工程问题需要具备结构力学与结构工程的专业知识。随即,仲立刚踏上前往北京和上海的列车,深入设计院、建筑工地一线,从头学起,从最基层干起。从方案规划到图纸设计,再到实地检验,慢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从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

地基处理工程从民用建筑到市政工程,支护技术从单纯桩锚、土层锚杆到多种技术联合应用,地基处理从桩基础、地基加固到复合地基技术应用,仲立刚都得心应手。在他的带领下,石家庄阳光大厦、世贸广场、电视塔桩基工程等一个个标志性建筑都留下了地质人的身影,岩土工程行业也多了一支知名队伍——河北地矿建设集团公司三分公司,省内岩土工程行业中也出现了一名地矿知名专家——仲立刚。

事业造就人,事业成就人。当仲立刚在荒原旷野、建设工地拉高工作标杆的时候,同时也竖起了自己地质事业的精神标杆和人生标杆。

直至今日,仲立刚仍孜孜不倦坚守地质勘查一线,做地质事业的潜心耕耘者,有时一头扎进学术研究的海洋里,直到夜色阑珊;有时深入项目一线,多走、多看、钻研、思考……

是什么让他保持这种热情?

“一个选择,付诸一生行动。”仲立刚的语气里有一丝淡然又是那么坚定。如今,仲立刚已是花甲之年,仍坚持为地质事业奉献着自己的毕生所学,活跃在野外一线,如归来的少年怀揣着为国找矿的梦想,继续在大山深处,开启着与青山作伴的探索之旅,同日月星辰为伍的追梦之路。(作者:刘玉聪)

Tags:踏遍 群山 归来 少年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2023年度美国缪斯创意设计奖花落..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