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小确幸””中树立””大理想”案例分析
2023-09-22 10:28:52 来源: 浏览:20

一、案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辅导员43号令第二章第五条的第四款中提到:辅导员组织评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指导学生办理助学贷款。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做好学生困难帮扶。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促进学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因此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立足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创新采取“滴灌式”思政育人模式,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助力学生的每一次精彩,成为我校在资助育人中的重要目标。

小T同学是我们学院一名大二学生,2022年其父母双双去世,一时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需要自己筹集学费和生活费,课余时间基本上都用于兼职。学院了解情况后,不仅为小T同学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同时还给予了他每月500元的资助(直至毕业),在学院老师的教育下,小T本身优秀的经历也让他获得了学校6000元的“丰润励志奖学金”,这笔钱不仅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更在心灵深处埋下了感恩的种子,正如他说的一样:“真的特别感谢老师们的帮助,我之后会抓紧学习,早日学有所成回报老师、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就是这样一个举动,使感恩教育与资助育人深度融合,为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做“滴灌式”思政,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小确幸”中树立家国情怀“大理想”。

二、举措:

(一)共力·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按照学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各类评选工作,辅助学生办理校园地贷款和生源地贷款,组织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等内容。在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数据库时按照三个步骤筛选确定受助学生,首先审核学生上交的贫困证明,确保学生提交的相关材料准确无误。其次成立了学生评议小组,抽取部分学生和班干部了解贫困库中学生的日常消费表现,根据学生日常消费能力以及家里实际经济情况来进行等级认定。最后学院成立院领导评议小组,结合学生上交的贫困证明以及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开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会议,确定家庭经济困难数据库最终学生成员。按照三个步骤对家庭经济困难数据库中学生进行核查筛选,确保在此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学院贫困认定之后在指定位置进行公示,听取学生们的反馈和建议,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消费能力,做到精准资助。

(二)共情·使学生在“小确幸”中有幸福感

努力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用心争取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帮扶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生透过自己的劳动,既缓解了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费用的压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岗位锻炼和教育。其次,积极探索成立学生社团,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学生以座谈会、交流会的形式共度佳节,以学生社团的组织影响力凝聚学生,服务学生,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资助育人载体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更多有困难的同学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在一个个“小确幸”中收获温暖与幸福。

(三)共心·为学生每一次飞跃保驾护航

资助育人要坚持育人先育心,再学院每年假期组织走访贫困生活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当地的教育水平也相对比较落后。由于当地落后的教育水平,家庭经济困难数据库的大学生们在承担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承担着学习上的压力。在与这些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沟通中发现,一些学生自卑、内向、敏感、承受力差。所以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格外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提高这些学生的自信心,经常鼓励这些学生,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国家资助名额有限,会有一部分同学未能获得资助金,有些同学往往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这就需要辅导员做好安抚工作。  正如一名学生所说:“由衷地感谢学校给予我的资助和帮助,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为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也将把这份温暖与幸福继续传递,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爱心传递的力量。”资助,其实就是通过一件件小事,一次次成长,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四)共通·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大理想”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资助工作中重点引导学生形成“先自助,后资助”的理念。在与受助学生沟通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经济来源,引导学生寻找社会兼职和勤工俭学岗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在高校资助政策助力下成长为有用之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把“扶困”和“扶智”,“扶困”和“扶志”结合起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要始终把握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在政策宣传、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助学贷款以及社会公益资金补助中融入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自强意识、感恩意识和契约意识。引导学生在申报进入家庭经济困难数据库时如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结合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兼职,面对困难能够有勇气战胜挫折,感念国家资助政策的初心,始终心存感激之情。

(五)共育·加强家校联动共凝教育合力

随着家校合作不断的开展,我校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家校合作育人模式。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从多个方面向家长传达科学的教育理念,让家长了解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国家政策以及学校的各项资助与帮扶措施,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家长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电话、视频、走访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解答家长疑问;开通“家校通”,创造了一条向家长传输学生在校生活情况的有益渠道。通过“面对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一对一”解决经济困难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学院与学生家庭的沟通,是学院落实搭建家校互动平台的重要举措,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资助过程中我们要紧密结合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实际,将帮困、资助、育人落到实处.将"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认真做好家庭经济苦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和励志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访活动;有效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资助的公平公正.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开展自强不息精神教育、发展支持教育、开展诚信感恩教育,持续爱心义卖行动的热量,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意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朱明敏

Tags:家庭 经济 困难 学生 树立 理想 案例分析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情绪香氛洗发水为何受到热宠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