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坚守建设一线的“副总”
在中建二局二公司广州分公司总部西南角坐落着一间标示着“副经理”的办公室,可总是关门闭户,不见其人,对于这间屋里的神秘领导,不用过多揣测,一线项目的同事们最有话语权,他声若洪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他神态自若,黝黑的面庞镌刻着自信;他双目如炬,眉宇间透着坚定,这就是大家口中的“马克总”。十六载筑梦之旅,一路摸爬滚打,从入职之初的毛头小子到如今的分公司副经理,马克以“钉”在建设一线的韧劲和执着于追求梦想的满腔热忱诠释着建筑人应有的担当。
足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2004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马克前脚迈出象牙塔,后脚稳稳落在中建二局二公司深耕鹏城的这片沃土上,成为一名普通的项目工长。马克所在的工程部是与劳务工人对接的最前沿,那个年代,大学生还是“稀罕物”,顶着文化人的头衔下工地,周围隐隐约约的质疑声就不曾断过“这孩子看着细皮嫩肉的能行吗?”“文化人儿哪能吃得了这苦!”工友们纷纷投来怀疑的眼光。你说你的,我干我的。那时候的马克没有任何口角反驳,这个刚出茅庐的小伙子用“跑断腿、磨破嘴”的行动力撑起了小工长的大“派头”。不熟悉现场环境就一遍一遍的奔波,穿梭于各个作业面之间;不懂施工工艺难点就虚心请教,认真记录刻苦专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从管理一个作业面到一栋楼,从贯彻执行到独立思考,他完成了一名大学毕业生到工程管理人员的蜕变,靠着那股韧劲和耐性,深深的在生产一线扎下了根。 攻坚克难,打造“二代”标杆
2015年,广东自贸区之一的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挂牌成立,深圳特区异军突起的步伐再一次刷新了世人的认知,曾经那个少年和这座年轻的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历经9年的成长足以让人刮目相待。时任公司直营事业部副经理的马克,扛起了公司承载光荣,续筑精品,坐稳行业领先的重大使命。 归来少年,勇挑建设“大梁” 2018年,中建二局二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谋定而后动,原基础设施业务团队整体北上,随即成立华北分公司,意图剑指雄安,与此同时,马克暂时离开了打拼多年的南方战场,踏上北归的征程。 河北市场与经营多年的深圳根据地有着天壤之别,既没有可用的资源又没有可供依托的项目载体,一切都得从零开始。18年那个寒冷的朔冬终于迎来了第一缕暖阳,分公司团队经过前期的努力,多方对接的保定产业园项目有了眉目,为了随时跟进业主需求和项目临建进展,马克和工程系统的同事们时刻守在工地,常年习惯了南方气候的他,应对风如刀割北方严冬,没有丝毫退缩更没有怨言。开工仪式当天,项目被告知保定市市委书记将来视察,现场布置要求骤然提高了好几个档次,而当时可调动的人手严重不足,作为分公司副总的马克不由分说挽起袖子,动员大家伙一起扎刀旗、清扫场地,现场忙而不乱,整洁大方的场地布置还受到市委书记的点赞。 而今,广州分公司以跑步者的新姿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上,马克还是曾经那个少年。四月初,分公司接手肇庆万达项目,面临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疫情形式严峻,难点在于原项目团队分化,人员急剧短缺,项目生产难以为继。此刻,马克带着工程系统冲锋在前,一手抓复工生产,一手协调补充新生力量,每天数不清的往来工作电话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上至公司下至项目,他多方协调,动员了近20人及时为项目“输血”。从三月到六月,在支援项目建设期间,马克唯一一次回家是因为母亲突患脑血栓,需要家人照料。“即便在医院陪护,凡是需要马克总电话解决的,他一件没落。”工程部经理徐宁回忆道。 8月份,公司新开的白云机场保税区项目建设工作遭遇瓶颈,施工现场再次出现那个熟悉的身影,此时马克总以项目指挥长的身份挑起了建设大梁…… 青春不息奋斗不止,无数建设者们置身荒芜,不惧前路漫漫,和着有力的步伐一路高唱建筑之歌,攻坚克难,吾辈当自强。马克,这个建筑人中的一员,也将作为一个筑“梦”人,在广厦之间,铿锵前行。
|
|||||||||||